探索中国茶文化与茶艺的深度

发表时间: 2024-01-20 11:34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反映了中国饮食观中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观念,“民以食为天”。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细致地了解茶文化知识,培养对茶文化的学习兴趣。近日,2018级10班王韵涵家长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出心裁的茶文化课堂。

首先介绍了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茶文化大致经历了传说时期(原始社会)、萌芽时期(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发展兴盛时期(唐代)、繁荣时期(宋元)、成熟稳定时期(明清)。家长还给我们拓展了唐代诗人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接着介绍了我国饮茶方法的演变:

唐代煮茶法:煎茶道茶艺有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宋代的点茶法(研膏团茶点茶法):点茶的程序为炙茶、碾罗、候汤、烘盏、击拂,其关键的是候汤和击拂。汤花越白越厚越好,达到茶盏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状态。

明清代的散茶冲泡法:只要将茶叶置于茶壶、茶盏中用沸水冲泡即可,不仅大大简化了茶具,使操作简便易行,而且便于直接对茶观色、闻香、尝味和观形,增强了品茶的情趣,从而使饮茶进一步渗透到了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然后介绍了中外饮茶风俗:

汉族的清饮 :饮茶方式大致有品茶、喝茶和吃茶之分。最有代表性的饮用方式:啜乌龙、品龙井、吃早茶、喝大碗茶。

云南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

回族八宝茶茶艺:用茶、冰糖、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枸杞八种原料泡制,俗称“八宝茶”。

另外,还有藏族酥油茶茶艺、江南绿茶茶艺、福建乌龙茶茶。

接着讲述了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世界各国的茶叶和饮茶之风全都

源于我国。就连目前世界上的产茶大国斯里兰卡和印度也概莫能外。

往更高层次上讲,中国茶道精神内涵为和、清、静、雅。其中,“和”和“静”解释如下:

和: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观念。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培养廉洁之风,并用于明伦理、倡教化。

静: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自然”的理念导致道家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文化的虚静恬淡的本性自然吻合。

那么,泡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呢?王韵涵家长告诉我们有以下几点:

水质、水温:首选天然净洁的山泉水

茶具:简洁、实用、美观(瓷器茶具、紫砂壶、玻璃杯)

茶叶:品质好,等级高,有机茶

泡茶技艺:科学、合理、熟练、艺术

环境:自然环境、心境

人:和、雅。

古人总结泡茶经验:泉水不甘不点,茶具不洁不点,客人不雅不点。


不知不觉地下课铃声响起了,一场精彩的茶课堂落下了帷幕,同学们听得意犹未尽。这节《中国茶文化与茶艺》课堂,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关于茶的知识,还使同学们学会了恭敬和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