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茶文化:唐诗宋词中的演变

发表时间: 2019-11-29 16:37

“书画琴棋,诗酒花茶“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八大雅事,其中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部分。世界上关于茶的最早发现及利用,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将茶作为饮用品,是中国古代文明一项璀璨的生活产物,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饮茶文化都来源于中国,除此之外,还有印度、非洲也是饮茶习惯的起源地之一。

回顾茶历史的踪迹,茶起初并不是直接用来饮用的,而是作为药用,后来发展为菜用,最后才化为我们今天喝饮所用之物。饮用茶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从上古至隋唐都有茶饮起源的说法,不过茶作为日常饮用的一种生活产物大约是自汉代起始,西汉王藵的文章《僮约》是世界上最早关于饮茶、买茶、种茶的可靠茶学资料,在我国茶道奠基人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前,它是世界上最早、最重要且可靠的茶学史资料。

茶作为日常饮用和一种文化雅事经历了从汉朝开始不同的历程,自汉到隋唐时,茶由最初的碾末后用锅煮喝到后来的细煎慢饮,再到宋元时期只煮水冲点末茶,发展到明代将茶炒后用水撮泡后饮用沿袭今日,茶文化已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不可忽视的一道风景。作为古代八大风雅事之一的饮茶,古代文人们也自然不惜点墨的记录饮茶的文化,抒怀饮茶的精神内涵。那么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唐诗宋词中,也能追寻到许多饮茶的文化及内涵。

唐朝时的煎茶文化

唐朝时期,饮茶这一习惯由从前的调味解渴作用形成了一种成熟的艺术文化,这种高雅修身的艺术文化时而使文人们因喜爱有感而吟咏写意,其中名家中就有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王建等等著名诗人,留下了数首经典不衰的茶诗。

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帋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诗中说此茶是清明节前的茶,“绿芽十片”指将茶制成茶饼,唐代茶学家陆羽在《茶经》中写道: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

其中的茶饼就是诗中的“绿芽”,将茶叶经过一系列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制成饼茶在唐代是茶叶加工中最流行的,一片绿芽指一块饼茶,在诗中是说感谢友人李六郎中寄来的十块清明节前的饼茶。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麴尘”,是说当水初沸气泡较大时加入佐料煎煮,舀出一勺水后,用小汤匙取来适量的茶末置于沸水中搅动。在这两句诗中白居易将饼茶的煎煮方法加以了叙述说明,饼茶在煎煮前先要炙烤冷却,目的是烘干茶中的水分并且逼散出茶的香味,之后再将茶碾成末,最后就是煎煮了。

煎煮时如诗中所说要水初沸时有“鱼眼”,“鱼眼”是水初沸时出现的泉涌般的较大气泡,在初沸时首先加入的应是适量的盐,而后待水波浪翻滚时,便是第二沸,这时候先舀出一瓢水来,而后用竹夹(以桃、柳、蒲、葵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在水中绕圈搅动,当水沸腾均匀并出现水涡时,就可以将碾成的茶末在沸水的旋涡中心处投下,然后轻轻搅动。

接下来在茶汤煮沸至水飞溅时,将之前舀出的一瓢水倒入沸水中,待茶汤不再沸腾时,就可以将整个盛有茶汤的锅(称为“鍑”)从火上拿下来,再将茶汤舀入碗中饮用了。

这是唐代饮茶的整个过程,白居易以诗作以描述,可见也是爱茶之人。在诗的最后两句,他不忘强调“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别茶”意为能鉴别出茶叶的优劣品质,白居易定是对自己的品茶饮茶技艺颇为钟爱且经常用心研究,才会在诗中对“别茶”如此自信了。

缘于对茶的钟爱,白居易还另有其他诗作描写茶文化以及自己爱茶的情志,如《琴茶》中的“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写出了琴和茶皆是自己所钟爱的风雅之事;如《山泉煎茶有怀》中的“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写出了饮茶文化和茶文化陶冶情操的意境。此外,还有其余数首关于茶的诗作流传下来,白居易对茶的喜爱推崇,由诗可见了。

宋代的点茶及分茶文化

茶文化发展到宋代,加工后的茶叶主要有团饼茶和散茶两类,团饼茶是蒸压后表面再涂一层蜡所成,散茶则是将采摘的茶叶直接晾至干燥。唐代的煎茶同时发展成为宋代的点茶,在点茶中所用的便是团饼茶,此时饮茶文化到了一个高度繁荣的时代。在宋代,诗词人们也同样愿为茶着笔写意,这其中最钟爱写茶的诗词大家莫过于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了,他们各自都流传给了后世数十甚至百首的茶诗。

苏轼有诗《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这首《汲江煎茶》是一首典型的茶诗,整首诗将取水,点茶,饮茶的全过程做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历来深受好评。

首联中的“活水”、“活火”将点茶的取水和用火的要求做了说明,“活水”指的是流动的水,“活火”指有火焰旺盛的火。不管是唐代的煎茶,还是宋代的点茶,都要求煮茶的水要用活水,在活水类别里,山水是最理想之水,江水次之,井水则是万般不得大自然之水时,才会用来勉强煮茶的水。苏轼因爱茶自然深知这个道理,于是亲自在江中钓鱼石的深处取来了清澈的水。

接下来的颔联,苏轼将水用大瓢将月映其中的江水舀入瓮中,再用小勺将瓮中的江水舀入瓶中。这里就说到了宋代点茶与唐代煎茶的不同之处了:唐代煎茶用的是锅,称“鍑”,待茶煎好后用长勺将茶汤舀入碗中饮用;而宋代是用瓶煮水,待水煮到一定时候,将水注入茶盏中方可饮。

颈联中的“茶雨”指煮茶时形成的乳白色泡沫,“松风”指茶沸腾的声音,意为乳白的茶沫沸腾漂浮在汤面上,点茶时将茶倒入茶盏的声音就如风吹过松林时的松涛之声。在颈联中诗人所描写的就是宋代茶艺中的精华部分,点茶。

在点茶之前首先要经过这么几个步骤:将涂有膏油的团饼茶入沸水浸泡后刮去膏油,然后将茶置于微火上干燥,称为炙茶;将茶碾为茶末,碾锤的力道要大,速度要快,这样碾出的茶末洁白纯正,茶末的品质,将会影响茶汤的颜色品相,称为碾茶;将碾好的茶末用绢罗过筛,得到精细的茶末,称为罗茶;以水沸腾的声音为依据掌握水温,在点茶中,水温的掌握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茶的味道及茶沫的形态,这一步称之为候汤;点茶之前用开水冲盏使其发热,这是为了茶香的发散,称为烫盏。

在完成了以上五个步骤后,就到了整个煮茶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了,就是点茶。在点茶时,首先在茶盏中要注入少量开水调成有胶质感的茶膏,此过程众茶末与注入水的比例是关键。之后再将温度恰到好处的沸水冲入茶盏,一边注水一边用茶筅(用细竹丝制成的调搅茶沫的烹茶工具)搅拌击拂,在这个过程中,沸水的温度,茶末与水的比例,注水和茶筅击拂的轻重缓急都是考量点茶技艺的因素。

点茶后的茶沫越呈白色,那么就说明茶的品质很好,也说明点茶人的技艺是很高的。再看这首《汲江煎茶》中的颈联,茶沫如雪乳,说明苏轼所点之茶是好茶,而苏轼的点茶技艺也是很高超了。这样好的茶搭配高超的点茶技艺,自然是喝不够饮不尽兴的,“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随着宋代饮茶文化的兴盛,“斗茶”成为了相当流行的风雅活动,从王宫显贵到民间街巷都可见到。黄庭坚的《以小团龙及半挺赠无晷并诗》中有诗云“赤铜茗碗雨斑斑,银粟翻光解破颜”,就是针对斗茶中的“斗”而言,斗茶是以看盏面的汤花颜色和汤花持续的时间为斗茶标准。汤花茶沫的颜色越白、汤花的持续时间越长意为茶的品质越佳,在斗茶中,斗茶人就是以这两点为依据来论胜负的。黄庭坚所写这两句诗说汤花好像白色的粟粒,可见所饮之茶的品质是上佳的。

宋代时在点茶的基础上延伸出了另外的烹茶文化,即分茶,是在点茶后用箸搅动茶汤使茶沫汤花的波纹变幻出形状,技艺高超者甚至能使汤纹变幻出水墨丹青、花鸟鱼虫的图像,这是当时文人们所推崇的一项游艺活动。

分茶在宋代诗词人的作品中也会时有写意,陆游在清新的《临安春雨初霁》中写道:“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描写了分茶的细致和茶的乳白浮沫的状态;李清照的《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中有“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在《满庭芳·芳草池塘》中有:“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分茶这种雅玩艺术在当时士大夫和文人圈中,可谓是风靡之势。

结语

关于分茶的技艺一直到元明时期虽还在流传,但已不如宋代那样风靡盛行了,到了清代,这项风雅的茶艺文化已经彻底消逝。明朝时期,茶叶的加工和饮用方法也发生了改变,从前作为主流的团饼茶被炒靑制法所加工的散茶所取代,饮用法也自元朝过渡渐渐发展为以沸水直接冲泡的撮泡法,最终撮泡法经过了数百年的岁月,依然流传至今。今天,在我们饮茶品茗的时候,不要忘记中国古代的茶文化,是如此绚烂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