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购买指南:老玉友的实用建议

发表时间: 2023-12-21 11:05

原标题:藏龄超三十年的老玉友倾囊相授:要是这几点做不到,我劝你也别买和田玉了!

来源于公众号:和玉大叔

今天的这篇文章来源于玉友的投稿,但原始内容主要是通过对话形式完成的,和玉大叔根据对话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编辑和删改(主要是改成第一人称),这位玉友玩玉时间长达三十年,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下面是他的一些心得:

其实我玩玉石,一开始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而是从小长大的发小带动的,但人家是某单位的实权主任,确实手里能搞到一些品质不俗的料子,而我酷爱茶道,生活中喜欢安静的东西,一开始玩玉石是老同学经常拿着料子一边搓一边找我品茗,后来笑谈说不好意思总是蹭我的“贵重好茶叶”,因此把几块玩不过来的料子赠予我,我明白,其实是他想“拉我入伙”,让我也体验他玩玉时那种难以言说的感觉。

一开始感觉不明显,渐渐的发现玩玉与品茗很像,都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甚至是一种人生观。它让人质朴而有内涵,修身养性,达到人玉相融的境地。进入玉石的世界其实很容易被旁人所不理解,甚至有人说“你神经病吧,不去赚钱天天搓石头”,没办法,抛弃固有思维,兼容并蓄,不拘泥于表面的美丑,崇尚内涵的丰富和深厚。玩玉想要有味道,一定是全局观这个思维开始。

刚入行的时候我也是仅关注局部的美感,比如只认白料子。后面才搞明白皮色的一些精妙,可以这么讲毕竟真正理解和品味玉石,就那籽料来说,需要我们从肉质、颜色、形状、杂质、皮色、油润度等多个方面去做全面综合判断,实现全局观,料子价格不一样,都想要肯定要花不少钱,但找准平衡点,其实可以玩的很有意思。

老同学总结了一句话:“籽玉之白谓之贵,籽玉之熟谓之尊”,听着文绉绉的,大部分玉友们刚开始学习籽玉时,大部分都像我一样了解的是白度。其实现实情况是高白的料子肉质往往偏松,你在网上看看商家发的图片都是修过的,根本看不清楚,报价也不菲。我倒是建议将玉质和老熟度放在首位,毕竟“石之美者谓之玉”,颜色白的石头多,肉一眼晶莹的却很少,玉的美核心就在它的温润之泽。

真正进阶了,还需要关注它的内部结构。优质的和田玉不管是山料还是籽料,结构致密而不死板才是对的,就像高档的中东毛毡一般紧实交织。别信你在网上看到的什么“无结构”,这么些年无结构的料子真心太少了,大部分号称“过灯”其实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结构,不过就是细到极致形态,真正无结构的和田玉密度比较高但是整体不会特别白,这样的东西原石玩玩挺好的,真的雕琢了反而没有优势了。有钱也不要片面追求无结构,还是那句话,重要的是结构紧密且老熟。

哦对了,还有很多新玉友刚上来就害怕选择有瑕疵的玉石。这就搞错了,合理利用的瑕疵反而可以成为亮点。比如说带贯穿水线的料子,不少比一般玉料更加干净;有些料子边缘起性了,只要不是珠子大部分都可以巧妙避开再雕刻。我们玩玉圈子里老玩家都不会介意细小瑕疵,哪怕是内部肉质的一些小口子,这都是天然的东西,更看重玉石的整体品质。

皮色这几年炒的也厉害,其实皮色以油皮和僵皮为佳,颜色以红、黄甚至是黑较好,但是重色料子我们几十年前玩的时候真货多,现在大部分都是染得二上,阿达西提供块度大的适合雕刻摆件和一些器皿啥的,中等的剥干净适合制作挂件,品质特别好但是块特小的就打个顶珠啥的,反正油润度决定了和田玉的润泽度,料子不能浪费,油份好的玉石轻轻一打磨就能冒油,根本不用什么“盘出光”,那些质感干涩的料子不能买,千万别听玉商瞎忽悠。

不知不觉就玩了这么些年,也成了别人口中的“老玩家”,长期丰富的经验归结就是四个字——勤于总结。培养自己发现瑕疵的利用价值,最后形成自己的玩玉法则,玩玉也像喝茶,第一口苦涩,口腔灌注香气,越来越体会舌尖的余味甘甜,这样才是真正领悟和田玉之美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