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服药心得:如何避免购买和田玉的误区

发表时间: 2018-12-17 10:34


一个玉友花了8万,买了一块假料。

跟一个朋友说起这事,朋友却说了一句话:活该你吃药啊!你一开口,人家就知道你根本不懂和田玉!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玉友第一句话就让人家看出了他的不专业。张口就要最好的,不能有瑕疵。

然后人家拿了好几个,还一眼就挑中了这个假皮——没见过这么完美的,一点瑕疵都没有!

……

玩玉、买玉,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能暴露出自己的“道行”,你是老鸟还是小白,可能行家一眼就看出来了。

所以也有玉友做了总结。据说,吃药的玩家,大多都这样做过……

砍价也要留心

中国人买东西喜欢讲价,砍价砍的越多,就感觉买的东西实惠又好。

而商家就是抓住这种心理。

报价10万,你说太贵,报价2万,你说能不能再便宜一点,最后2千成交。感觉心里美美的。

本来十万的东西,自己一砍价,几千块就买下来了,听着跟捡漏似的。

但其实真正的好东西,怎么会便宜这么多呢!要么商家乱报价,要么就是药。

所以碰到这种砍价砍的特别狠,还能成交的情况,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一分价钱一分货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说,那就是不要便宜求好货。正常的市场都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所以和田玉市场上有便宜货,也有好货,但又便宜又好的……好吧,不敢说绝对没有,但确实挺难遇到的。

一般来说,这种便宜买好货的心理,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捡漏。但现在漏是不太好捡的,一个和田卖玉的小伙子很认真地回答,漏是有的,但只有可能被一些有渠道、有消息来源的实力商家捡到,玩家想要捡漏几乎是没可能的。

第二种,对和田玉和行情不够了解,觉得几百块、几千块就应该能够买一块好玉了。

但无论这两种哪一种,都很容易上当吃药。

对于和田玉来说,贵的不一定都是真的,但越便宜的越容易出问题的,这是一定的。

一块玉发不了财

和田玉市场上有很多故事,比如这样的:

“这个是宝贝,买回去就能赚几十万。之前有个亲戚,买了一块,两个月后一出手,房子的首付有了……”

当然,还有这样的:

“这个籽料,以前在苏州,五万抢着买,当时没卖,按预期现在怎么也能涨到十万,要不是急着用钱,说什么也不能卖……”

结果呢?要么买贵、要么买假。

人很容易被故事感染。《海上钢琴师》里面也说过:只要你有一个好故事,你就永远不会被人忘记。

但市场上的故事,有些可能是真故事,有些,信了,离吃药也就不远了。

有选择地听、有选择地信,比什么都重要。

越完美的越要留心

人对瑕疵天然就有一种排斥心理,认为瑕疵就是缺点,大家都喜欢完美的。

但是,都喜欢好看的,皮好看,肉好看,型也好看,要求的高,价格也就高……

完美的籽料也是资本重点关注的对象,里面炒作的水分也很大,价格在这个基础上会更高。

并且,和田玉本身是天然的。接触的越多,越会明白:天然并不意味着完美,甚至太完美本身就是反天然的——很可能是玻璃。

一旦过度追求,就可能吃药上当。

和田玉也跟人一样,有点瑕疵是常态,太过完美反而容易是被包装出来的。

所以面对瑕疵,我们不妨包容一些。毕竟白玉无暇,只是愿望,生活与现实哪能没有一点遗憾呢~

谦虚、务实

很多玩玉刚入门的朋友,也跟练武刚入门一样,一招一式都很僵硬,不自然,并且“循规蹈矩”,很教条。

他们或者认准某篇文章的一个观点,或者信某个专家的一句话。

结果除了认准的那一条“真理”之外,其余地方全是漏洞。

最典型的就是白度。很长时间了,市场上都追求白度,认为白度越白越好。

一些玉友去买玉,张口就问“你这玉怎么不白”,然后店家拿出一个死白死白的,他可能还觉得“这块好”。

也有人只认籽料、只认“羊脂玉”等等,这样的话很容易暴露自己是个新手,成为奸商重点“照顾”的对象。

所以,还是多实践吧,实践出真知,有些东西是文字和语言表达不出来的,那就是经验。多看、多摸、多总结。

如果还是搞不准,去问那些吃过药的,可能他们一句话,真胜过我们读十年书。玩玉,谦虚、务实才能从中领悟它真正的意义。

无论如何,买玉吃药都是一件让人挺不开心的事。虽然知道玩玉的话,吃药在所难免,但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够跳出这些心理误区,开开心心地玩玉。

那在玩玉过程中,还有哪些容易让人吃药的语言和行为呢?你的吃药经历是因为什么呢~欢迎留言说出你的“黑”历史~

藏玉App是一款专注于传统和田玉的移动社交交易平台,集分享、交流、科普、买卖于一身。这里汇聚了玉雕名家、收藏名家、资深玉友以及众多和田玉爱好者,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