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盘养文玩葫芦的常见误区

发表时间: 2023-11-02 13:35

文玩葫芦的地位一直与文玩核桃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文玩。葫芦以自身可塑性较强,不断催发人们的想象力又集实用,装饰,观赏直至收藏容于一身备受大众喜爱。在文玩圈内尝试亲历种植(观赏小葫芦)造型到最后盘养整个过程的也不在少数。看看这个过程有多少是我们忽略的误区

去青皮清洗:新下架的葫芦首先要去青皮清洗干净。为避免划伤葫芦可以用学生三角尺或游戏卡均匀轻刮外皮或澡巾搓洗(我个人习惯用澡巾直接水里搓洗,快而干净)之后清水略去残留渣痕,纸巾吸干表面水分。这个过程一定要处理干净,等于给葫芦做第一次初打底。

如果是自己家种的观赏手捻青皮小葫芦下架外表干净光滑无疤结,无雨痕伤,有兴趣的玩友建议可以尝试不去青皮直接晾晒。晒干后再以2000目砂纸轻微打底。家里种植的小葫芦即使不去皮,经过后期盘玩一样光洁细腻。

注意:尽量不要用小刀和钢丝刷去青皮。葫芦没有油渍,清洗无需另用清洁剂去污。

误区一 晒不等于暴晒

葫芦大家都知道首先要晒,不过,一些初入葫芦的玩友通常忽略了“晒”与“暴晒”之间的区别。尤其是刚去掉青皮的葫芦更不能暴晒。暴晒很容易晒伤出斑块或斑点后期完全处理不掉。葫芦不仅要晒更要通风,还要手勤经常旋转,晒出的颜色才会均匀。新葫芦一定要晒透,内部水分挥发不完霉变会逐渐外透。初玩葫芦的玩友最好选择晒好的葫芦。

误区二 越晒越红

晒,是为了挥发干净葫芦本身的水分不易后期发生霉变。葫芦经过晾晒以后颜色呈现自然的金黄微黄或土黄,颜色深浅不仅与日晒有关也与种植地域的土壤和品种不同有所差异。

晒干的葫芦表面干涩,还会有手涩之感,所以要初步上薄油盘捻至吸收润泽表皮。上油时可以将龙头轻刷一下。切记勿要厚油包裹太阳底下暴晒,如果你处理不当,不但不会变红还会起花斑严重影响品相。一些经营文玩用品的商家会说,上油再晒葫芦就会变红。这个“红”是有限度的。

葫芦养出好颜色是年复一年岁月的见证。

误区三 上油包浆快

葫芦可以适量上油,上油目的一是对于干手盘玩给予相对保养,二是因手捻葫芦皮薄较脆在冬季太过干寒地区给予葫芦必要保养,避免落地就摔裂的尴尬。对于油汗手的朋友,如果是随身携带盘玩,就完全可以不必再另外上油。对于大型观赏葫芦一年上一次油用以保养足矣。

油脂吸收氧化是不可缺少的包浆过程。依赖上油快速包浆掌握不好很容易产生包浆花痕。所以还是要谨慎。不建议新手用此方法。

注意:盘玩葫芦无论是油汗手还是干手必须要干净,否则比核桃更易吃脏痕。选择时脐底要平整盘玩是不要疏漏。

误区四 葫芦比核桃包浆快

基本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葫芦的密度没有核桃密度高,所以葫芦包浆要快于核桃。事实是如果都是手工活不加任何快速外力狠活。葫芦正常包浆时长不比核桃快。

这是我自己外出经常随身携带的几个葫芦,年龄最小的也五岁了。不上油正常盘玩,并不快于核桃。

这也是杂玩和专一文玩人的区别,所以如果您是贪恋颜值的朋友就更适合选择专一靶向定位。龙头做一下线绳盘绕加固以延长美观颜值期。

另外中国非遗漆艺也以工艺精湛用葫芦作为载体,充分融合吉祥寓意,丰富绘画内容,色彩艳丽等诸多特点被更多年轻人所喜爱接受。漆艺制作精巧复杂,无不透露着几代老匠人的智慧与坚守。漆艺葫芦天然里流动着奢华的特性,具有很高的技艺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