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次展示精美松花石砚

发表时间: 2016-04-03 05:41

松花砚

广州日报讯(记者金叶)《清·风拂来——松花石清宫御砚精品展》从3月31日至4月11日在广州市艺苑大厦广东工美展厅举行。记者获悉,这是广州首次展示曾经是清宫御用的松花石砚

松花砚产自清王朝发祥地长白山,系采用吉林特产优质松花石料,精工雕琢而成。松花石又名“松花玉”,因产自松花江之源而得名。它属沉积而成的细晶石灰岩,内含方解石、石英,刚柔相兼,既善发墨又久磨不减其锋﹔质地致密,贮水不涸﹔质地坚细,敲击能出铜声﹔色彩丰富,有翠绿、紫绿、绛绿、驼青四种基本颜色,为制砚极佳材料。

用松花石制砚始于明代末年,推重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对松花石砚都十分欣赏,康熙帝还封它为“御砚”,一直专供宫廷使用。在《西清砚谱》中,对此有详细记载。其中有康熙帝御制松花石砚双凤砚识语:“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乾隆帝称赞它:“松花王,色净绿,细腻温润,可中砚材,发墨与端溪同,品在歙坑之右。”认为松花石砚完全可与名砚之冠的端砚媲美,超过歙砚。清廷从大约康熙三十年以后开始琢制松花砚,历经康、雍、乾三朝,制松花砚数百方。嘉庆以后,不再采石,也很少制砚,即使偶尔制砚,用的也是当年遗留的松花石材,松花砚的兴衰,和大清帝国的兴衰是一致的。康、雍、乾三朝御用松花砚120方,到嘉庆时还完好地藏于乾清宫端凝殿。嘉庆皇帝效法祖先,检点内府旧藏,得松花石若干枚,又以端石若干枚,绿玉、古玉砚若干枚,凑足四十方之数,也收藏于端凝殿。

松花砚石自清末后便销声匿迹,失传百余年。1979年发现旧矿,这一瑰宝才重放异彩。而本次在羊城展出的数十方松花砚,都是由吉林技艺人员按照乾隆《西清砚普》中清宫御砚图,从形制、图案、铭文包括石质石色等方面进行高仿制作,部分作品曾在海内外各大博览会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