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石:龙之石的神秘传说

发表时间: 2021-12-26 16:05

我常常静立于黄河之岸极目遥望,无休无止地遐想,心头不断涌动出种种的情感。

黄河,自然之骄子,你在中华大地上奔流不息,从出于西部高山峡谷的涓涓细流、跨越了高原,走完了荒漠、穿越过森林,横贯过草原,以万马奔腾之势归于东方平原的海边。你让我如此独特、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

更让我惊奇的是黄河自然之妙手,造化出了奇美的黄河石。这些天工佳作,各样各色,大小不等,清奇怪异的形貌,绚丽多彩的色质,扑面而来的诗情画意,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绽放出美丽。就连一枚极小的卵石,都有自己奇异的色彩,独立的世界。这些沉默无语的黄河石,历遭火的熔铸,饱受水的沉积,经历了亿万千年泥沙的磨砺,承受过亿万千年风雨的侵蚀,也忍受了亿万千年的寂寞等待,像隐蔽在夜空云层里的星星一样,淹埋在黄河流域厚厚的泥沙之中。

我不懈地寻觅,于偶然间得之,默默地面对,细细地品味,一枚枚奇美的黄河石,让我的生命像江河激起的浪花一样奔涌出无限的的情感,越来越感到它有无以伦比的高深境界。

我轻轻地抚摸黄河之石,看着黄河翻卷起浪花滚滚东去,思绪沿着黄河文明的历史轨迹不停地向前穿梭。

在黄河流域遥远的历史岁月中,我们的黄河先民:西候度人,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依次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谱写了华夏文明的金色童年。西候度人学会用黄河流域的石头作为他们的劳动工具;蓝田人找到黄河流域里的球形卵石追逐猎物;大荔人打制出带缝的石片分割坚韧的食物;丁村人将石片改造为先进的石刀、石斧,开始了刀耕斧种的生活。这一切都让我们领悟到:古老黄河文明的发端,起自于我们的黄河先民逐渐学会使用黄河流域里的石头。

传说到了距今七千年左右,在黄河流域,有一个的伟大部落集团,以一条巨大的莽蛇为图腾,这部落先后吞并了其他的九大部落集团。部落的首领太昊伏羲氏,分别撷取九大部落集团的图腾:鹿之角,马之脸、牛之耳、兔之眼,虎之掌、鹰之爪、蜥之腿、鲤之鳞、蜃之腹集于莽蛇之上,创立了 “龍”这个图腾,以此象征九大部落的一统,象征龙师的兴旺发达。这是中华民族实现的第一次大结盟,从这一天起,龙的旗帜在神州大地高高树起。

伏羲时代的神秘传说,被奇妙的考古发现科学地予以印证。在天水秦安发掘出了距今7000年左右的大地湾遗址,传说中的太昊伏羲氏生活的时代和区域,与大地湾人生活的时代和区域是相同的,大地湾人应该就是我们的龙祖伏羲时代的先民。

在大地湾遗址出土了大量代表仰韶文化的石器和彩陶。其中的一些石斧和研磨器等石器十分细致,石质圆润光滑,上面有美丽的天然彩纹,简单明了地向我们表明:大地湾人已能挥洒自如地使用黄河流域的石头,作为他们生产和生活的便利工具;寻找石头制作石器时,他们已十分在意石头外表的美丽色纹,具有观赏性。他们找到了红色、棕色、黄色、黑色等彩石,细致研磨后绘制出了十分灵动鲜活的彩陶图饰。

大地湾人制作的精致石器,绘制出的美丽彩陶图纹,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我们的龙祖先民就是用黄河流域里的石头,表达了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寄托了他们独特的文化创造和美感追求。

从伏羲氏开始,经神农氏、轩辕氏、尧、舜、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这些龙民族的首领统领着中华民族,一路走来,龙脉相承,把中华民族,把黄河文明,把龙的文化,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龙文化是在黄河的母腹里孕育,从黄河流域的石头中发端,有民族智慧的蕴蓄,经历史文化的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成为泱泱中华的民族感情、民族传统、民族精神。

登上那高山之巅,我久久地俯瞰黄河,眼前豁然一亮,心头猛然顿悟。

黄河,你在中国的北方蜿蜒流动,伸展成一个巨大的龙形。黄河、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文化,这一切黄色的表征,把你升华为一条圣河,被尊为百川之首。《汉书.沟洫志》曰:“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

你是龙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龙的文化,就是一条东方伟大的巨龙,是我们民族古老的象征。世界上已习惯于把中华民族称作为龙的民族,把炎黄子孙称作为龙的传人。黄河文明造就的龙的文化,龙的精神,代代传承,深入在了龙的传人的心灵深处。

黄河,孕育了龙文化的伟大的巨龙,龙的传人从来都是用对龙一样深厚的情感热爱着你,传颂着你。黄河樵夫在滚滚波涛里行舟摆渡,对着你放声吟唱:“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有许多文学才子书写出一首首壮美的诗篇,讴歌你,赞美你:“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唐·李白)。“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明·谢榛)。

有许多的丹青妙手用壮美的一幅幅画卷,一遍遍地描绘你,一次次地书写你,以此寄托无限的情思,抒发出万千的感慨。还有许多爱石的人,匍匐在你厚重的泥沙中,寻觅一方方奇美之石,也是为了从中感悟你像龙一样的神奇和伟美。

黄河,你跟随历史的脚步进入到这个物质和文化高度发达的辉煌时代,我们这个民族仍然需要用龙文化弥补信仰的缺失,也永远需要以龙作为象征,承载和传递团结、融合、善变、向上、勤劳、爱国、博大这一龙的精神。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八千年磨难而更加辉煌,就是因为中华民族的旗帜里有龙的精神,龙的传人世世代代都传承着龙的文化。没有任何一个文化象龙文化这样,不分民族,不分阶层,不分时代地深受热爱与追捧,因为他是整个人类共同美好的愿望。

黄河,有一个老人对龙文化感悟日深,受到启迪,灵感攒积,泼墨挥毫,以神来之笔书写出一个气贯长虹、通灵藏秀、腾飞奋进的龙字。老人慷慨疾呼,有赖政府成全,得到贤俊襄助,在黄河北岸的龙之渊源,将这一“龙”字书法化平面为立体造型,修建了一个雄伟厚重的龙源纪念雕塑。有人惊叹赋赞:龙源雕塑之树立,乃“得造化之功,成天理之道,积文明之粹,系华人之心”,让观赏者“神越千秋,思接百代”,更让“古城生辉,江山焕彩,万民仰首”。

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龙文化传播者应邀而来,汇聚兰州,举办论坛,交流龙的文化,弘扬龙的精神,并在黄河之岸,龙源佳处,铸就起一个巨大的龙鼎,作为龙文化世代传承之见证。凡此种种活动,人心之所向,盛况之空前,着实令人感动和鼓舞。

黄河,中华民族的伟大巨龙,你用宽广的胸怀接纳,用激荡的波涛冲刷,用翻滚的泥沙打磨,造就出一枚枚奇形异彩的黄河石。它扎根在龙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根源文化,归同于伏羲创立的龙文化体系,跟随中华民族创造的黄河文明进步的脚步,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投入到我们的怀抱。

它是黄河巨龙之子,是龙的精神和龙的文化最久远的载体,与我们龙民族的历史不可分离,渗透了龙民族的深厚感情,有着龙的传人的品性,它理所当然就是龙之石。

夜晚的天空如此宁静,黄河的涛声阵阵不息,我寻望夜幕里闪耀的星光,思绪翻腾不息。

黄河石,龙之石。你布满古老宽广的黄河流域,从整个黄河水系中走来,是黄河巨龙赐予的无价瑰宝,展示着东方巨龙的美好形象。我们是龙的传人,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以龙之石礼遇你,要用你诠释龙的含义,充实龙的内涵,感受龙的坚韧,理解龙的博大,传播龙的文化,弘扬龙的精神。

黄河石,龙之石。我们这样称谓你,这样定位你,这样品赏你,这样拥有你,是因为你禀赋黄河伟龙的灵秀之气,到之而昌,来之而安,从之而久,伴之而祥,得之而福,有之而贵,持之而名,拥之而雅,用之而强,藏之而富。

黄河石,龙之石。我们永远需要你,永远喜欢你,永远推崇你,永远追随你,因为我们永远需要龙的吉祥,龙的灵气,龙的尊严,龙的霸气,龙的高远,龙的厚重。我们龙的传人,要以你寄托千古之悠思,流长之文化,深厚之情感,要以你激发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奋斗不息的民族之精神。

黄河石,龙之石。我们要通过你表达团结、奋进、发展、强国的坚强信念,要让你见证龙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理想。世界的人也需要龙的文化、龙的精神。我们需要通过龙之石,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传递龙民族的福音,表达“真诚互信,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