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揭秘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

发表时间: 2020-03-30 00:33


沉香园区

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可以概括为: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衰败于清,复兴于今。

一、春秋时期,香文化的初步发展,人类使用天然香料的历史极其久远,从现有的史料可知,中国对香料植物的利用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二、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疆域的扩大,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活跃,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通过新疆或广东传入了中国。沉香、檀香、龙脑、乳香等在汉代都已成为王公贵族的炉中佳品。道家思想在汉代的盛行以及佛教传入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时期香文化的发展。

汉武帝执政,击溃匈奴而统一了西南,盛产沉香的边陲地区进入了西汉版图,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畅通,大量的沉香开始流入内地。因为沉香特有的香气和气质,很快得到了王公贵族、高层阶级的喜欢,宫廷中也很快盛行熏香之习俗。汉成帝永始之年,赵飞燕为皇后,其妹赵合德为妃,姐妹俩喜熏香。古人认为香气有养性、净心、养德之用,故常用于祭祀。《太清金液神丹经》载有焚香祭礼之事:“祭受油法,用好清酒一斗八升,千年沉一斤。”千年沉指的是上好的千年沉香。

三、梁武帝也喜用沉香祭天,渐渐地便形成了一种风气。历朝帝王对沉香的酷爱及奢侈浪费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如隋炀帝便喜在除夕之夜焚烧沉香几百年,数十里内范围上下黎明均可闻到此香。南唐后主李煜用沉香等香木竟造了“临春”“结绮”“望仙”三阁,他还指定宫女撒香粉,以保持沉香味不减。隋唐时期,香文化的成熟与完备。香料贸易的繁荣,使唐朝出现了许多专门经营香材香料的商家。在唐代,大批文人、药师、医师及佛家、道家人士的参与,使人们对香的研究和利用进入了一个精细化、系统化的阶段。对各种香料的产地、性能、炮制、作用、配伍等都有专门的研究,制作合香的配方更是层出不穷。皇帝经行之处,甚至“以龙脑、郁金铺地”,还常用沉香、檀香、龙脑、麝香等配入涂料刷皇宫内的楼阁殿柱。

沉香育苗基地

四、北宋时期,因为造船和航海事业的发达,海上贸易也非常繁荣,沉香与其他香药一样成了重要的进口物品,宫中也成立了“香药库”,设立官员专门掌管香药进口事宜,有的官员级别还可达正四品大官之职。上行下效,宋代文人也盛行使用沉香。他们作诗填词要焚香,抚琴赏花要焚香,宴客会友、独居慎思都要焚香。焚香的材质也是多样的然能焚沉香乃为上品者。苏东坡特别喜欢沉香,他曾作:“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沉烟袅。”其弟六十大寿时,苏东坡曾寄沉香雕刻的假山并作《沉香山子赋》相赠之。宋一代女词人李清照也有词赞沉香“沉水卧时烧,香清酒未消。”大家耳熟能详的描绘汴梁风貌的《清明上河图》上都有沉香的广告。一香铺前的招牌上写着“刘家上色沉檀棟香”字样,沉香之盛,可见一斑。宋元明清,香文化的繁盛及普及。及至宋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都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香文化也从皇宫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百姓,遍及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出现了«洪氏香谱»等一批关于香的专著,步入了中国香文化的鼎盛时期。

五、宋代之后,不仅佛教、道家、儒家都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这一时期,合香的配方种类不断增加,制作工艺更加精良,而且在香品造型上也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香印、香饼、香丸等繁多的样式。宋代之后,与“焚”香不同的“隔火熏香”的方法开始流行起来。


六、到了明清时期,继承了香文化精致传统,同时也多元化发展,用香的形式更为多样。皇室依旧大量使用沉香,而且崇尚用沉香木制作各种文房器物,但同时也采取了关于沉香的采买政策和海禁政策。

与之前朝代使用沉香的挥霍不同,明代朝廷禁用外国香,违者处罚极为严厉,但允许使用本国香。 《广东通志》中记载道:檀香、降真茄兰木香、沉香、乳香、速香、罗斛香、粗柴香、安息香、乌香、甘麻然香、光香、生结香,并书名,不书番香,军民之家并不许贩卖存留,兄有者许三个月销尽。大清王朝虽日渐衰败,在使用沉香上也有所节制,除了供奉先祖时使用上等沉香之外,皇太后、皇后及嫔妃等着则每月按照等级发放一定量的沉香。但仍有邻邦进贡沉香的记载,《清史稿.暹罗传》记载了进贡品有沉香、冰片、犀角、龙涎香等,朝廷则以人参等回赠。

清代,海南采香业的发展规模比起宋元时代有过之而不及。受“香价百金”、“一片万钱”的巨大商业利益的驱使,导致毁林开路、砍树伐木,致使香树枝干伤残、断根绝种。康熙七年(1668年)时任崖州知州的张擢士觉察到沉香采办之艰难,并针对赋贡征收起解之流弊,斗胆上书朝庭,请免供香。清末,八国联军入侵,清政府灭亡,然后是军阀混战,日本入侵等,百姓生活混乱,民不聊生,传统的熏香逐渐被忘记。

七、解放后,由于沉香在中药材方面的应用,在1955年在广东省的药材收购站又开始在广东省内收购沉香。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台北商人将一些沉香送到福建进行雕刻加工,福建人逐渐知道其收藏价值。2007年,日本斗香团到中国北京寻根问祖,却发现现在中国已不知道熏香之道。故此一些爱国人士自发组织起来,重新研究中国熏香的历史,并进行了部分推广。2008年,越南产地的一部分沉香进入到中国大陆,并由于其低廉的价格迅速的推广到了中国的各个阶层,这才使得更大一部分中国人知道了沉香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