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切子:22张动图带你领略日本传统工艺之美

发表时间: 2016-08-22 10:26

在日本的传统工艺中,「切子」算得上是比较著名的一种,这种传统的玻璃雕花工艺可以看做是日本的艺术瑰宝。「切子」的意思是指在玻璃器皿上进行加工打磨以形成漂亮的花纹,「江户切子」1834 年发源于江户大传马町,使用金刚砂在玻璃表面进行雕刻,被视为是现代江户切子的开端。与「江户切子」同名的还有同样发源于日本的「萨摩切子」,二者形态与手法都各不相同,值得一提的是,「江户切子」经历了战争、磨难,有着百余年的历史,且多应用于普通人家庭,被称为「平民培育的文化」。

江户切子产生于民间,最早是透明色,即在透明玻璃上进行切割雕刻,由于「萨摩切子」的奢侈品工艺发明了带色的切子,后来就演变出带色和不带色切子,而「江户切子」在后来工艺的日渐成熟中也开始了带色工艺。最早的「江户切子」是以红色为主,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红蓝两色居多。「江户切子」工艺在玻璃雕刻工艺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直到今天,也有广泛的应用,关于「江户切子」工艺,在 TED 上的《日本匠人》系列纪录片中有详细讲解,设计癖就通过其中的一些镜头带你揭秘这个传统、美丽的日本工艺。

什么是「江户切子」

「江户切子」作为传统的玻璃雕刻工艺,起源于日本,与奢侈品工艺「萨摩切子」相比,更加平民化,应用也更为广泛。通过「江户切子」工艺制作的玻璃制品,表面纹路优雅美丽,放在阳光下折射出的光线耀眼明亮,如果工匠手艺优秀则雕刻花纹就更加精致。

技术:「分度」

「江户切子」最开始的工作是「分度」,即在玻璃器皿表面画出最基本的线条。以玻璃杯为例,首先将原始的玻璃杯放在分度装置上,分度装置会按照预先设定的线条画出参照线。打上横竖参照线是一切工艺的开始。画面上的锅谷淳一先生是目前日本「江户切子」手工艺仅剩的 17 位匠人之一。

技术:「粗刻」

安装研磨轮

接下来的粗刻是在已画好参照线的杯体上开始第一层的雕刻,按照已画好的格子参照线,在机器上进行对角线打磨,在此过程中最为艰难的是手感的把握。

技术:「细刻」

更换研磨轮

在「粗刻」之后的工序就是「细刻」,需要换上更加精细的研磨轮。此处的「细刻」是在「粗刻」的花纹上增加纹路,对于工匠的技艺要求更加高,如果有一点失误,这件玻璃制品就等于被毁掉,这也是「江户切子」最令人珍惜的地方。跟「粗刻」一样,「细刻」并无已有参考线,需要工匠按照自身脑海中的纹路进行雕刻。

完成:「鱼子纹」

最后,经过表面打磨,利用「江户切子」工艺制作的纹路就已经完成,这是最著名的「鱼子纹」,也是「江户切子」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纹路。制作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对手工艺匠人的手法有着极大考验。经过时间的推移,玻璃雕刻设计也在发生变化,「江户切子」的应用也被改进并应用于许多新产品中,比如下面要讲述的这款开关。

「江户切子」新品应用:开关

绘图

在玻璃上绘制基本辅助线

手绘图

这款开关的制作相比较最基本的「鱼子纹」较为复杂,线路也更为细密,需要手工艺人提前设计图案,并在玻璃上绘制辅助线,由于可操作的玻璃面积较小,成功率更低,对手法要求也更高。

由于要制作更加复杂的图案,也就意味着每次雕刻的纹路深浅不一,第一步的基本辅助线的研磨要求更深,所以一般工匠们会选用较为锋利的研磨轮。

由于图案的细密,手工艺人下手研磨的力度、分寸要有更加精细的把握,这也是工匠们在长时间的研磨、制作联系中培养的手感。深浅不同的纹路,就能够反射出多彩的光线,效果也最好。

完成后的开关配合内置的 LED,可以形成优美的效果。夜晚河岸的房间,内置的黄色 LED 灯透过「江户切子」工艺的玻璃表面显现出温暖的颜色,也能使人们容易找到开关,开灯后,LED 变为白色,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优雅美丽。

从这些由传统的「江户切子」工艺制程的玻璃制品中可以体会到传统手工艺的智慧,也可以看出日本传统工艺的「匠心」,将这些工艺瑰宝进行创新改进,融入现代设计中,不失为一种聪明的方式。

「江户切子」完整视频:

图片及动图来源于:TED视频截图

关于中国传统工艺结构:榫卯,也可以通过设计癖文章详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