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雪如浪,大气坚硬:庭院中的中华第一名石的魅力

发表时间: 2022-11-06 18:38

在造园中有奇花奇草

自然也就有奇石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就是

有着“中华第一名石” 之称的

雪浪石


PART-01

雪浪石和苏东坡

在每一件奇珍被发现之前,我们大都忽略了它的美,在被发现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少不了名人效应,这样才逐渐凸显了它的美。雪浪石和苏东坡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苏轼,苏东坡,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上学时候谁没背过他的词呢?更为传奇有趣的是,他的仕途人生,一直在被贬谪,堪称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苏东坡相当豁达,别人被贬官那叫一个抑郁啊,而他是一路被贬,一路游山玩水自娱自乐。雪浪石与苏东坡就是发生在这其中的一个故事。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被贬定州(今河北保定)任知州,在衙署后花园(今定州一中院内)偶得一石,黑质白脉,中涵水纹,若隐若现一幅山水画卷,犹如晚唐五代时期著名画家孙位、孙知微所画的水图,苏东坡命名为“雪浪石”,如获至宝,以曲阳汉白玉石琢芙蓉盆盛之,并做诗文纪之,刻铭于盆沿,并作《雪浪斋铭》,其中有“尽水之变蜀两孙,与不传者归九原。异哉驳石雪浪翻,石中乃有此理存。玉井芙蓉丈八盆,伏流飞空漱其根。东坡作铭岂多言,四月辛酉绍圣元。”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复贬惠州,岁久盆与石埋没。苏东坡后来一直在贬官的途中,但对于此石念念不忘,在写给好友、同僚滕希靖的《次韵滕大夫三首》中,有两首写到了雪浪石,其中提到:“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国山水聊心存。”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新任定州知州张舜民因与苏轼友善相知,特地鸠工修葺雪浪斋,重新置放盆石,并欲作诗寄给苏轼,当时苏东坡遇赦从岭南北归途中,不想于七月二十八日(8月24日)病逝于常州,享年仅65岁。张舜民睹石思人,乃作《苏子瞻哀辞》,诉说了人石不了情,读来令人为之动容:“我守中山,乃公旧国。雪浪萧斋,于焉食宿。俯察履綦,仰看梁木。思贤、阅古(系中山后圃堂名),皆经贬逐。玉井芙蓉,一切牵复。云云。其词曰: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雪浪石后来几经浮沉,时隐时显。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被列为定州八景之一,名“雪浪寒斋”。

(相关资料来自网络)


大文豪都喜欢收藏的石头啊,名人效应来了。自此雪浪石开始出现人们眼中,有被收藏,还有的被运用到建筑中,于是到了今天我们在庭院设计建造中也不乏会出现雪浪石的身影。


PART-02

雪浪石的种类


雪浪石石材质地坚润、黑地白脉、纹理清晰。底色为黑、灰黑色,原石裸露的部分常呈黄褐色,白色的纹络如雪花均匀撒于石上,清晰而不张扬。有些石上则有着明快的白色花纹,形似溪水瀑泉、浪涌雪沫,亦如幅若隐若现的山水画卷。

雪浪石的分类是以外在的纹理为区别的。通常人们把它分为80多种,归纳起来有以下三大类:飞瀑石、云水石、龙韵石。


飞瀑石

大致呈明显的竖条、斜条纹理排列,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更有黄果树瀑布“白水浩荡群山中”的宏韵。远山近水,飞瀑流霞,磅礴之势跃然于石上,使人震撼。


云水石

云水石纹理以水和云的不定态势为特征,或如浪花,或如云絮,轻浪连天,风云翻卷。远观,云水交融,缥缈如仙界;近看水云相依,清新如雨后空山。云水相辅相成,互为映照,可使人广舒眼界,大展胸臆,或撼人心魄,似乎听到那卷地滔天之声。其中再间以花鸟鱼虫,亭台阡陌,以及渔舟樵夫,那将是更为难得的极品了。


龙韵石

龙韵石是指石体表面除有上述特征外,更有一条或多条带状白脉突出,呈玉龙飞舞或蛟龙盘踞之态。我国古代以龙为图腾,因此,龙韵石不仅有飞瀑石和云水石的恢弘气象,更表现出一种内在的民族文化,彰显着中华民族伟大气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以上雪浪石分类资料来自李秋振《雪浪石的成因及文化价值》


PART-03

雪浪石在庭院里

雪浪石能够和各种景物搭配得很适宜,造景也特别好看,所以在建筑中用途非常广。其在庭院设计中常见的形式也很多样,如雪浪石地面,雪浪石景墙,最妙的是雪浪石切片景观。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欣赏一下。

雪浪石地面

雪浪石地面铺设起来之后,整体会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就像是在地面上画了一幅山水画,妙不可言。


雪浪石景墙

在庭院里打造一面山水画景墙,诠释东方文化的雅致神韵,在很多中式庭院都有雪浪石景墙的存在。

细品,景墙像不像是一幅挂在墙上的画,又有种置身山海的奇妙感。


雪浪石切片景观

雪浪石切片,利用的是石材天然具有的纹理,以及人工造型,做出层次感和立体感,仿造大自然绵延的高山,做出特色的景观。近年来雪浪石切片景观已经成为造园界的网红啦~

将雪浪石搭配在有着溪水的潺潺声、泉水的叮当声、鸟儿的啾啾声、树叶的沙沙声或轻柔悠扬的钟声的庭院里,既能欣赏一道美景,还能扫除心灵的纷扰,回归心之安处。

END


文章部分图片及资料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