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玉器的艺术与传承

发表时间: 2024-03-22 21:04

玉器就像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史官一样,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具有其他文化遗存难以比拟的持续性与连贯性。中国玉器诞生于距今8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可以说上至商周,下至上周,玉器都伴随着我们的文明。

玉器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从礼器到实用器,从装饰物到装食物,都有其影子。无论是新石器时代的石器,还是封建社会的文玩,甚至直到今天,中国玉器的身影都是无处不在,贯穿了中华文明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也是咱们文明发展历程的最佳“证物”。

玉器是会说话的历史,穿越时空,将远古到今时今日的时代风采一一展现。这一点咱们来看看这套国家宝藏(文明曙光)金银纪念币,币面上展现了5件国宝级文物,分别是红山文化的代表文物玉龙、良渚文化的代表文物玉钺、仰韶文化的代表文物陶鹰鼎、大汶口文化的代表文物白陶鬶和龙山文化的代表文物蟠龙盘,这些文物充分反映了新石器时期灿烂的远古文明。

如果细心地分类,大家会发现其中两枚金币搭配都是玉器。其中,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玉龙”,它是中国龙图腾最早的实物,是研究中国龙起源的重要资料;玉钺,其上刻有良渚神徽和神鸟纹,它是古代“王权神授”的象征。而陶鹰鼎、白陶鬶、蟠龙盘都用银币表现。今天和明天,咱们就用两篇,分别介绍一下两枚玉器金币和三枚陶器银币。

国家宝藏(文明曙光)15克金质纪念币(玉龙)背面图案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这枚玉龙是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具体是祭器还是礼器尚不明确,于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遗址,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玉龙为墨绿色,高260毫米,完整无缺,龙身蜷曲。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菱形,有鬣。玉龙庄严而神秘,和闪闪发光的金币结合起来,背景纹饰更显活泼动感。

国家宝藏(文明曙光)3克金质纪念币(玉钺)背面图案为良渚文化的代表文物玉钺,这枚玉钺长170毫米,玉质浅青色,少量褐斑,透闪石琢制,米黄色。于1984年出土于上海青浦福泉山,现藏上海博物馆。玉钺的表面经过细致的抛光,弧形刃,刃的两端微微外翘,钝口,无使用痕迹,是全新的古老文物。两面的刃部上角均以浅浮雕加阴文细刻琢成神人兽面图象,神人兽面图还颇有些治愈系笑容感觉,下角均有鸟纹。良渚文化玉钺上雕琢纹饰,仅此一件,为同类器物中罕见的精品。在金币上呈现出来,巧妙又威严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