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狮子林的太湖石今日归位,乾隆御题诗成关键线索!

发表时间: 2020-09-08 16:18

在北京西城区前孙胡同31号四合院,一件停放于此70多年的圆明园狮子林太湖石今天启程“回家”,成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首个回归圆明园的流散文物。

图说:文物启程回家 官方图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件太湖石形制古朴、自然天成,配有长方形石须弥座。湖石正面上方左右各镌行书诗一首。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科长陈辉介绍,这两首诗分别是乾隆皇帝为圆明园狮子林十六景之一“假山”题写的诗句,一首名为《假山》。虽然石头上的刻字已被风化,但还能依稀看到诗句内容:

“吴下假山曰倪砌,此间真石仿倪堆。假真真假诚何定,炙轂笑他难辨哉。”意思为,相传苏州假山为倪瓒所设计,长春园的假山仿苏州狮子林堆成。是真山还是假山怎么看得出呢?恐怕聪明如淳于髡也难以分辩呀。

湖石的右边也有一首诗,经过专家比对,发现是乾隆题的《右假山》:“燕石几曾让湖石,叠成岩壁亦孱顔。迂翁应是契真者,何事居然叠假山。”意思是,这块北京房山的石头不比南方的太湖石差,堆叠成岩壁也是高耸的,倪瓒是追求真理的人,为什么还要堆叠假山呢?

图说:太湖石上的乾隆御题诗 官方图

“其实这其中也是乾隆误会了,他认为倪瓒是修建狮子林的原主,不知一向追求真理的倪瓒为何喜欢修建假山。但事实并非如此,狮子林最早是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为奉其师所造。很久以后,乾隆才知道这是个误会。”陈辉表示。

正因为这两首诗,以及对诗句雕刻的形制、工艺辨认,这件乾隆御题太湖石才最终被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确认为是圆明园狮子林之旧物,两首诗也成为太湖石被找回的关键线索。

据说,苏州狮子林是清乾隆帝最为喜爱的江南园林之一,他曾六下江南,数度驻跸狮子林。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乾隆命人在圆明园三园中的长春园东北部建成一座狮子林。虽是仿建,但其规模远远大于苏州狮子林。其中有楼堂亭轩十余座、百余间,尤以叠石著称,既有皇家园林之气势,又有江南园林之灵秀,是一座依山临湖、设计别具匠心的园中之园。园内假山崎岖,建筑精巧玲珑,具有元代大画家倪瓒笔下的狮子林图及江南私家园林小中见大的意蕴。乾隆皇帝曾十次题咏“狮子林十六景”,匾诗、刻石颇丰。1860年,狮子林罹劫后,湖石、石刻多已失散。

图说:与太湖石相伴几十年的张奶奶与文物合影留念 官方图

陈辉介绍,如今圆明园“假山”一景已不复存在,曾堆砌成假山的太湖石还有零星少许展示在圆明园中,今天回归的这件乾隆御题太湖石有乾隆的题诗,因而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回归后将进行专门修复,用三维数字化扫描呈现在圆明园数字博物馆,而这件太湖石也将在修复后安放在圆明园天心水面回归文物展区向观众展示。

这件文物是怎么被发现的?陈辉表示,圆明园管理处去年通过网络发现一条线索,在微博中有人拍下这块石头的照片和地址,并配文阐述了这块石头上有乾隆的题诗,怀疑是圆明园狮子林文物。圆明园管理处根据文中的线索找到了该地,并邀请北京市文物局专家到现场开展鉴定。最终,前孙胡同31号院产权方国资委轻工机关服务中心向圆明园捐赠了这件文物。

在文物捐赠仪式现场,住在31号院里80多岁高龄的张奶奶对这块太湖石依依不舍,她表示,此前自己也不知道这块石头有什么来头,但与这块石头相伴几十年,它早已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在太湖石被运回圆明园之前,她与石头一起合影,并一再嘱咐圆明园的工作人员,希望这件文物将来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圆明园每件文物回家,都会感动一次中国人,凝聚更广泛的爱国热情。圆明园管理处通过这次流散文物回归,再次号召海内外社会各界积极促进文物回归。希望广大公众提供更多圆明园流散文物的线索,圆明园管理处文物线索热线010-62543673。(新民晚报驻京记者 潘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