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的“魔鬼城”:恐怖景观背后的惊人秘密

发表时间: 2020-03-18 13:13

来源:国际科学;作者:张德海


在新疆哈密地区,有一个听名字就会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魔鬼城”。在这个地方,有着各种形状怪异的城堡、殿堂、人物、禽兽等自然景观,让人感到壮观又恐怖。


魔鬼城位于哈密市五堡乡以南,距离哈密市约一百公里,每年吸引着大批的游客来参观。黄渤主演的电影《无人区》,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那么魔鬼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魔鬼城”里面真的有魔鬼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面纱。


哈密魔鬼城


哈密盆地是中国的干旱中心,年均降水量小于20mm/yr,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大风区,强劲风力甚至能将行驶中的火车、汽车掀翻。在2007年2月28日,5807次列车运行百里风区时,就曾被大风造成该次列车机后9至19位车辆脱轨,列车脱轨地点的瞬间风力达到13级。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当夜幕降临时,地表狂风夹杂着飞沙走石在魔鬼城中来回穿梭,会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声音,让人不禁想起魔鬼的咆哮。更重要的是,黑暗中那些影影绰绰、奇形怪状的乱石怪林仿佛一个个的魔鬼,也让人感觉置身于鬼窟之中,不寒而栗。


“魔鬼城”的名字由此而来。



其实,魔鬼城中这些如“魔鬼”般的乱石怪林属于一种常见的地貌景观,在地质学上叫做雅丹地貌。


“雅丹”一词起源于维吾尔语,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很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观察到了这种地貌现象,在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地理志》卷二八下中就记载了雅丹地貌,将其称之为龙城、白龙堆和龙堆等。


到了近代1899-1903年的时候,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新疆罗布泊考察时发现这种形态各异的地貌,根据维语将其命名为了雅丹,从此之后,雅丹一词正式登上科学的殿堂。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分布在在除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甚至在火星、金星和土卫六上都有发育。中国的雅丹地貌主要在西北地区的柴达木盆地、罗布泊地区及新疆乌尔禾地区和哈密地区等。


国内外科学家对雅丹地貌做了大量的研究。一般来说,雅丹地貌的几何学形态与岩性、构造、地形、风速、风向、水流等内外部因素有关。复杂的地质发展历史和特殊气候环境,造就了这种神奇而独特的地貌景观。从空中俯瞰,雅丹群像是海洋中的舰队,又像是巨型的鲸群,你争我赶地向前行进,蔚为壮观。


Google earth图显示哈密魔鬼城雅丹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王国灿教授主持的《新疆卡拉塔格一带丹乔喀幅等12幅戈壁荒漠覆盖区地质填图》项目曾在魔鬼城一带进行了地质地貌调查,填补了该区域地质地貌研究的空白。


通过磁性地层学研究,这里雅丹的地层主要沉积于晚白垩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曾在这里挖到翼龙蛋化石。到了第四纪,在风蚀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下,暴露的地层被逐步雕刻成为雅丹地貌。


盛行风的风向决定了雅丹的走向,根据统计,魔鬼城雅丹的走向在150°-160°之间,比较稳定。


一般来说,雅丹从发育的最原始状态至消亡一般经历四个阶段:长垄状雅丹(长宽比介于10:1与210:1之间),拱背状雅丹(长宽比介于6:1与10:1之间),鲸背状雅丹(长宽比介于2:1与6:1之间)和短轴状雅丹(长宽比介于1:1与2:1之间)。


魔鬼城的雅丹多为短轴状和鲸背状,表明了雅丹已经发育至后期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力的剥蚀使雅丹面积逐渐缩小,高差也在不断降低,最后在地面消失。


此外,不同岩性的雅丹发育程度不同,通常砾岩的抗风蚀能力最强,砂岩次之,泥岩最弱,所以含有砾岩的地层雅丹发育程度最低。


哈密魔鬼城的地层常被第四纪砂砾石和戈壁滩覆盖,它们就像一层保护壳一样保护这下面的白垩纪基岩免受风蚀作用。这时流水的作用就至关重要了,它们将这层保护层冲刷掉,使基岩暴露从而接受风蚀作用,逐步形成雅丹。


就这样,在风、流水、岩性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如今的魔鬼城。


欢迎大家去哈密魔鬼城旅游,感受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欣赏地球的杰作。


参考:

http://www.scio.gov.cn/31773/35507/35516/Document/1529701/1529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