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一杯古董,一半是茶,一半是药

发表时间: 2018-12-28 15:39

每周三约你寻茶

睡前看一篇「一千零一叶」

近年来,六堡茶备受关注, 频频走进人们的视线。是茶君先前也特别推出了几篇关于六堡茶的文章,大家不妨回顾一下:

☑相关阅读

★老六堡为何再度崛起杀出一条血路?

★“与时光对话”老六堡品鉴会共赏岁月

★独家专访丨如何助推六堡茶的国际化?

如果说将绿茶比喻为不知愁滋味的轻狂少年

白茶比喻为高贵甜美的东方美人

红茶比喻为风姿绰约的成熟贵妇

黄茶比喻为英姿飒爽的贵族骑士

那么作为黑茶家族中小众的六堡茶

更像是艳光四射的俊俏舞娘、学富五车的智者

在很多茶人的眼中

六堡茶是采天地之灵气

采日月之精化

得自然之造化的茶中圣品

在岁月的洗礼中“越陈越香”

真可谓是时间“缓慢的艺术”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龙母在苍梧帮助百姓抵抗灾害,造福黎民。后来,龙母做了神仙,但龙母还是一心想念着苍梧,关心着民间疾苦。一天,龙母下凡到苍梧六堡镇黑石村,发现那里山多田少,村里人过着非常贫苦的生活。

人们种出的稻米,自己都不够吃,还要拿出一部分出山去换盐巴。龙母看到这种情形,心里难受极了,她想把处于水火之中的黎民百姓解救出来,但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收效。正在一筹莫展之时,龙母看到黑石山下的泉水清澈明亮,忍不住尝了一口,觉得清甜滋润,异常鲜美,而且连所有的劳累也一扫而空了。龙母娘娘想了一下,那么甜美的泉水一定能灌溉出好的植物。

于是,龙母呼唤农神,让农神在这里播下了茶树种子,经过龙母悉心栽培与照料,果然长成了一棵长势旺盛、叶绿芽美的茶树。后来,龙母就告诉当地的人们,说只要把这棵茶树的叶牙拿去卖给山外的人,就可以换取足够的粮食和盐巴了。


龙母娘娘走后,这棵茶树很快就开花结果了,人们将种子散播开来,逐渐变成了漫山遍野的茶树林,遍布六堡镇,而后,这些茶树又被人们称为“六堡茶”。

六堡茶作为中国历史名茶及著名的侨销茶,通过“茶船古道”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清代中期,大批华工开始“下南洋”,马来西亚一带渐渐成为六堡茶较为重要的出口、消费地区。

而为何马来西亚,单单对于六堡茶情有独钟呢?究其原因,是茶君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化解乡愁,二是消病祛疾。

前者可理解为心理需求,后者可认定为生理需求。看来六堡茶,既可疗身亦可抚心。

在马来西亚当地的华人,大致从三地移民而来。一是潮州的客家人,二是福建的闽南人,三是南方的两广人。

其中潮州人,最爱的是武夷茶或是单丛茶。闽南人,则钟情于铁观音。至于两广人,最爱的便是一杯浓浓的六堡茶了。但不管家向何处,在大马生活久了生活上也会有影响。两广人,会喝各种焙火茶。客家人、闽南人也会饮六堡茶。

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人人都有家乡的味道,而对于他们来说,一杯浓浓的六堡茶,便是记忆中熟悉的味道。

因而到如今,马来西亚也保留着喝茶的习惯,六堡茶的文化跨越了国界,沿着古老的“茶船古道”,渗透进了马来西亚人的生活之中。

而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广西“双核驱动”战略的实施,六堡茶更是借助“一带一路”的建设机遇,其历史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六堡茶的茶效有:祛湿、调肠胃,降三高功效明显。

湿气在中医里叫“六邪”之一,跟“风”结合叫“风湿”,跟“热”结合成为“湿热”,人体的湿气在中医里是最难以调理的症结,湿气过重会造成肠道黏连,容易便秘。湿气重的人煮着喝六堡茶很快就见效。

就像当时华人远渡重洋到南洋,与武夷茶、铁观音不同的是,六堡茶一开始是被两广人当作生活必需药品随船带出去的。

华人进入南洋各地后,主要从事开矿、种植、制糖等体力工作,尤其在锡矿区,华人矿工高度集中。

马来西亚气候湿热,多有瘴疠疫疾,而锡矿洞内的却是湿冷凛冽,华工们每天都得忍受气温冷热巨大变化的煎熬,洗矿工更是要饱受长时间双脚泡在溪水中上热下湿的苦役,水土不服,恶劣的劳作环境,以及体力透支的劳累,使得华工们常有中暑、风湿、痢疾等风土病发作。此时,矿工们发现那些常喝从家乡带来六堡茶的人很少得病。

这便是因为长期饮用六堡茶,会能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一些营养与微量元素(如:硒、锌、氨基酸、茶多酚……),从而起到有益调理,维护修复补充,增加免疫能力,强身健体等作用。

六堡茶更是这样,凭借着“越陈越香”的品质特征,也被人誉为“可以喝的古董”。这一点并不逊色于普洱。

六堡茶的“慢”,一个方面指的是其制作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与世界上的其它名茶相比,六堡茶的制作工序繁琐: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古法手工烘培(现代工艺多数为电焙)做成黑毛茶,然后经过数月乃至数年陈放,再做成成品,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刚刚制作完成的六堡茶,要成为优质的黑茶,还需要用时间来为其注入灵魂,使其富有生命。六堡茶的另一个慢,指的是其品质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本来,对大多数的茶叶来说,新就意味着优秀的品质,故有“茶要新,水要活”之说。但对于六堡茶确是以陈为贵,越陈越香。

六堡茶在制作完成以后,有一个"后发酵"的过程。

在纯自然状态下的“后发酵”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六堡茶才能完成脱胎换骨的改造,汤色酒红、口感醇厚,去除苦涩、留下陈香、松香或樟香、槟榔香,只有喝过才能慢慢体会。

因此,弥漫着岁月芳香的优质六堡茶,都可称得上是“时间之手”创造的艺术。从这一点上看,六堡茶倒像法国红酒,有着越老越香的特性。当然前提是好的原料才有存放价值和转化空间。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那些积淀了厚厚时光的六堡茶才称为“能喝的古董”。

话题·互动

#你对六堡茶什么印象#

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