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橄榄核雕第三期:手工艺品与机械制作的区别

发表时间: 2023-01-03 20:00

一、分类

上一期主要介绍了橄榄核雕刻工具以及哪些作品属于手工橄榄核。再做简单阐述,按橄榄核雕刻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机雕、机雕手修和纯手工核雕。这期内容主要教大家区分机雕、机雕手修和纯手工作品。

1.机雕

机雕就是通过或建模生成图纸,然后由雕刻机将图纸复刻为成品,特点就是投入低,可量产。

机雕过程及半成品

机雕作品一般两端各带一个“草帽”,需要手工修理后才能成为合格作品。

2.机雕手修

顾名思义,将上述机雕作品通过牙机和铲刀等工具手工修饰使其外观更在漂亮精致来提高它的“卖相”。修饰内容包括去除两端“草帽”,消除“机雕纹”和沙砾感、修饰开脸(点睛)、皮肤纹理及衣服褶皱等,最复杂的手修甚至会将机雕作品用牙机和铲刀在表面完全过一遍,成品非专业人士很难辨别是否为手工作品。

机雕手修童子四大天王

该图虽然有明显的“铲刀痕”但也不能证明其是手工作品,相反这是典型的机雕手修作品。

3.纯手工核雕

纯手工核雕的主要特点是橄榄核原料由雕刻师经过画样(在橄榄核上画草图)→成型(轮廓)→雕琢(主体)→开脸(细节)→抛光等步骤借助工具雕琢成型。根据雕刻工具大致分为:纯刀铲、牙机加刀铲。

纯刀铲八仙


牙机+刀铲五虎上将

二.如何区分机雕(手修)与手工

1.核质

核雕圈有一句老话“高货看工,低货看料”,即名家大师不会拿低成本的劣质核去精雕细琢,反过来也是,机雕生产商不会拿昂贵的原料雕刻后去廉价出。

手工用的核料质红润、饱满、压手


机雕用料发黄、干涩甚至夹生

2.纹理

纹理包括机雕纹、沙砾感、皮肤纹理、须发、衣服褶皱等,不做过多赘述,通过图片对比大家能很快掌握。

①机雕纹、沙砾感

箭头所指为机雕纹,圆圈内为沙砾感

机雕纹一般为平行的整齐排布的细小纹理(要区分于铲刀痕留下的断面纹理),沙砾感为细小的颗粒状凸起,这两种特点不经过修饰一般会遍布全身,经过修饰后可以在阳光下(较强的灯光下)观察上面的凹陷处,比如眼窝、嘴唇下方、耳朵内、鼻子T型处、牙齿等比较细小的凹陷处,总有地方露出蛛丝马迹。下图更明显:

不经修饰一般会遍布全身

手工作品一般比较光滑,没机雕纹的沙砾感,手工【最美观音】欣赏:

②皮肤纹理

面部纹理对比

好的手工作品皮肤纹理纵横交错,错落有致,几乎与真实皮肤无差别,机雕皮肤纹理多为平行纹或交错的小方块(规律性明显),纹路较深。

手部纹理对比

手工佛手欣赏:

③须发

手工的须发(头发、胡子、动物皮毛等)走线潇洒灵动,飘逸感十足,机雕作品须发死板,多为平行线。

眉毛、胡子对比

④衣物褶皱

人物的衣服褶皱也能看出明显区别,好的手工作品衣服褶皱自然,层次分明有垂感,能够雕琢出丝状编织布料的柔软感和触感,机雕作品往往衣服褶皱有线生硬有棱角感并附有明显的后期修饰痕迹。

衣服褶皱对比

3.开脸(点睛)

核雕所说的开脸并不是指简单的脸部塑形,而是指细节处理,包括人物和动物等的面部塑形(神态、点睛、牙齿等);景物和其它物体的细节刻画(比如树叶脉络、法器道具等)。

①神态

神态对比

机雕(手修)神情呆滞死板,手工作品双目炯炯有神。

大师手工李云龙塑像欣赏:

②面部细节

▲机雕作品因核不够饱满或者固定时没设定好相关尺寸等因素会导致成品的耳朵、脸颊尤其是鼻子部位出现“小平台”。

面部对比

鼻子、耳朵、牙齿、肌肉纹理等部分对比,这几处缺陷大部分机雕(手修)作品都有,能够有效区分机雕和手工作品,上手时请认真比对。

胡子、牙齿缝、嘴唇纹理等对比

③道具法器

这部分细节往往独立于雕刻主体之外,比如关公的清空偃月刀、金刚的钺斧、金刚杵等。机雕的橄榄核,在向橄榄核入刀的时候,一般是垂直的,无法形成有角度的刀痕,而手工雕刻则不同,雕刻师可以按一定角度斜着入刀,把累赘部分镂空或掏空。

机雕垂直角度和手工掏空对比

手工八臂金刚欣赏:

4.落款、证书、编号、包装及视频认证等

落款、证书一般分为个人或者工作室,编号只有部分雕刻师有,部分雕刻师会发给玩家视频认证。前四者很容易伪造且普通玩家不容易识别真假,视频取决于雕刻师的职业素养,帮机雕作品做视频认证的雕刻师不在少数。

真假落款对比


证书及编号


工作室专属包装

致读者:

非常高兴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希望更多的朋友能请到自己心仪的橄榄核雕,在繁杂的生活中给自己的心灵一丝慰藉,磨练心性的同时留住内心的那一丝美好,共同将核雕文化最纯粹的精魄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由于纯手工橄榄核雕的鉴别内容十分繁杂,我总结的也许只是冰山一角,小生也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山更比一山高,希望各位感兴趣的朋友将宝贵的评论、建议或者意见留在评论区供大家参考、讨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