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它,竟是花茶香之源!

发表时间: 2018-07-26 09:59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嫩茶窨花香,芬芳人人夸

众所周知,茉莉花茶香气幽雅清新,惹人喜爱,尤其是一打开茶叶罐,整个屋子的人都知道你要开始泡茉莉花茶了!

“万朵花魂入茶骨”,我们更多关注在茉莉花本身以及窨制技术,却忽视了一个小环节,它往往决定了花茶的第一秒香,就是压轴工序——提花

压轴工序——提花

提花是花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指茶坯用少量鲜花进行窨制,然后不再复火,就可装箱。为了增强花茶表面的香气,提高花茶的鲜灵度

所以我们在嗅到花茶第一秒张扬花香时,多是来自于这道工序。

据资料记载,提花技术的运用,大约在1940年前后从苏州开始,最初仅仅是在名茶、高级茶上使用。随着逐步的扩展,现在各地都采用提花技术,也用在了低级茶、副茶上。

为什么要提花?

关于提花为什么会存在,我们先了解下茉莉花茶的制作流程:

▲花茶加工技术流程(点击查看大图)

在窨花过程中,将花、茶拌和在一起,由于鲜花的呼吸作用,堆内温度会很快上升。随着温度的上升,呼吸作用加剧,某些芬芳物质猛烈挥发,鲜花香气浓度相应增加,有利于茶坯吸收。

温度过高引起鲜花萎缩,使香气不纯甚至变质。大家不妨可以亲自试试,把鲜花摘下后放在温度高的地方,过一会花香就不纯粹了。

所以窨花后,需要通花散热,控制温度把握香气,以免茶坯变质。

但是这样后的茶坯虽然花香较浓,但由于鲜花是在高温度下吐香,因此花香的鲜灵度就差,很少带鲜花香。

并且复火干燥会使茶坯吸附的大部分花香散失,过高温使花香的类型发生变化。

所以需要在最后一步加入提花工序,来弥补花香鲜灵度差、缺少鲜花香等不足。更惊喜的是,茶坯经复火后,有了一定的花香浓度,提花时就容易形成和谐的调和香。

提花和窨花有何不同?

看到这里一定有小伙伴会疑惑,“这提花和窨花到底有何不同?”

虽然都是将花和茶放在一起拌和,但是在温度、时间、花量上还是差很多的。

首先提花是最后一步,不再进行复火,简单来说:窨花增加茶坯香气,提花增加成品茶香气。

窨花时,花要多、温度要高、时间长;而提花时,要尽可能接近室温,并且提前放堆,使茶坯复火后的蓄热挥发掉,以免茶坯和鲜花拌和后茶堆升温快,花香又不好了。

并且提花配花量少,拌和后升温会缓慢且温度也不高,鲜花近似在自然状态下吐香,故茶吸附的花香就带自然纯粹的鲜花香。

虽然花量需求少,但对鲜花的要求很高,必须选用粒大、饱满,花色洁白、品质好的鲜花,雨水花就不能用。

凡事都有例外,若是窨制高级特种花茶,为更好地提高产品的鲜灵度,提花时用花量较多,但时间可适当缩短。

所以,我们在品尝茉莉花时,首先感受的鲜香感就是得益于“提花”这步工序,正所谓点睛之笔吖!当然这个“提花”工艺也非必要,取决于制茶人对茶品的判断。

不说了,小懂开袋闻香去喽!

参考文章:

1、《茶叶加加工》,农业部组织编写,《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2、《茉莉花茶窨制中的提花技术》,谢燮清,《中国茶叶》1987年第4期。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