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农业课堂:细品白茶的雅韵

发表时间: 2024-05-14 15:14

来源:环球网

白茶,属微发酵茶,其制作工艺独特,不炒不揉。成茶外表“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汤色清淡,故称“白茶”。国家标准《茶叶分类》(GB/T30766-2014)对白茶的定义是,以特定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传统白茶加工工艺仅有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其中长时间的萎凋(一般为36到72小时)是白茶独特风味品质和保健功效形成的关键加工工序。

目前白茶加工主要采用的萎凋方式有室内自然萎凋、日光萎凋、复式萎凋、控温萎凋。室内自然萎凋即将鲜叶摊放于室内的萎凋帘上,使鲜叶水分自然散失的过程。日光萎凋则将鲜叶置于晒青布,使之接受日光照射。复式萎凋是指室内自然萎凋辅以日光萎凋进行的萎凋方式。控温萎凋是经人为因素干预,有目的地控制萎凋环境的一种萎凋方式。

国家标准《白茶》(GB/T22291-2017)根据鲜叶采摘标准不同,将白茶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白毫银针是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白牡丹是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贡眉是以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寿眉是以大白茶、水仙或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或叶片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通常情况下,采摘茶叶鲜叶的品质等级越高,相应的成品白茶等级越高。

白茶主产于福建省福鼎、政和、建阳、松溪等地。福鼎白茶汤色透亮清浅、香气清纯持久、滋味鲜爽清甜,其制作过程主要采取日晒萎凋和复式萎凋工艺。2024年5月11日,新华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单位在浙江德清联合发布“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首次参评国家级评价的福鼎白茶上榜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单,品牌价值85.29亿元,品牌强度889。

在福建,有民间谚语,说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白茶经过贮藏陈化,香气成分转变明显,整体香气由清爽、毫香变成陈纯、木质香;滋味整体由鲜爽向甘醇、醇爽转变。据浙江大学相关研究显示,在贮藏过程中,白茶内含物质发生一定变化,主要表现为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下降,总黄酮、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其中,白毫银针中茶多酚、酯型儿茶素等营养成分下降速度较快,原料等级优势所带来的品质优势进一步缩小;白牡丹中咖啡碱含量下降速度较快,苦涩滋味或也有最大程度的降低;寿眉通过总黄酮和可溶性糖的迅速积累,进一步提高了自身品质。(文/扬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