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2023年白露时间预测与解析

发表时间: 2024-08-28 10:12

2023年白露时间预测与解析

时间过得真快,随着处暑、出伏后,夜晚的天气明显有所下降,特别遇上下雨天气,夜晚还有些许凉意。处暑已经过去五天了,我们也进入了处暑的第二候“‌天地始肃”,标志着树叶和草木开始变黄,万物开始凋零。

处暑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但白天还是依旧炎热,像我们这里白天依旧上蒸下煮,特别正午的时候,太阳尤为强烈,这也是典型“秋老虎”的天气特征,一般来说,处暑结束后,大部分地区的秋老虎就要上山了,那么,处暑之后是什么节气呢?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共二十四节气。虽说我们现在还未“入秋”,但已经算是秋季了,根据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的顺序来看,处暑之后就是白露节气了。

什么是“白露”?

白露,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第三个节气,标志着“秋三月”中仲秋的开始。

进入白露节气,天气将会加速降温,不同于处暑的白热晚凉,整体气温将会迅速下降,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也正因此时节气温下降,水汽在夜间遇冷会凝结成水珠,附着在植物、石头等表面上,形成白色的露水,故名“白露”。

今年的白露节气什么时候开始?

白露节气于每年阳历9月7日至9日交节,但具体的交节时间要看太阳什么时候到达黄经165度,这也是至今判断节气时间最准的方法。

比起阳历较为固定的时间,农历的时间就没那么固定了,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白露,八月节”,意思是啥白露是农历八月的节气,但有可能在八月初、也有在八月中的时候,这是因为农历会有“闰月”的缘故,所以时间跨度比较大,这也是正常的。

今年白露的交接时间为:2024年9月7日11点11分左右。

白露节气的三候

白露节气,天气转凉,也是我国各地的大忙时节,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高粱和大豆,华北地区各种大秋作物已经成熟,西北地区则开始播种冬小麦。西南地区的水稻和谷子也需抓紧时间收割。为此,古人为了更细致的观察气候变化,把白露分为了三候,分别是“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啥意思?

白露一候鸿雁来 :这一候指的是鸿雁开始从北方飞往南方。

白露二候玄鸟归 :这里的“玄鸟”指的是燕子。燕子在春天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到了秋天,它们又会集体飞回南方过冬。

白露三候群鸟养羞 :“羞”在这里同“馐”,意为美食。这一候指的是各种鸟类开始储备过冬的食物。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进入白露时节,我国的平均气温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北方地区,大部分地方的气温降下降到22摄氏度以下,意味着真正的“入秋”,而东北、西北部分地区的气温降会更低,但南方地区白天的气温仍会保持较高的温度,想要彻底凉快就要秋分后了。

关于白露的民谚还有很多,如: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白露种葱,寒露种蒜。

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

白露不低头,割倒喂老牛。

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可以看出,这些民谚不仅反映了白露节气的天气特点,还蕴含了丰富的生活智慧。

进入白露,天气将进一步转凉,在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古人就会通过一些节气的变化、时间来推测时候的天气走向,这也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例如白露不仅代表着秋天的凉爽,还能预示冬天的天气到底冷不冷,是冷冬还是暖冬。在我国民间就有“白露在头,三九穿单衣;白露在中,瑞雪兆丰年;白露在尾,三九冻死牛”的说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今年白露在哪?我们下面具体了解一下吧。

“白露在头,三九穿单衣”

每个农历月的上旬,被称为“月头”,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白露交节的时间为八月上旬,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冬天的三九时期就会很暖和,当然”穿单衣“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是为了突出”该冷不冷“的年景。

三九,是我国“冬九九”中的一段日子,冬九九也是我国由古至今计算寒天的一种方式,共分为九个九天,按照顺序每段九天分为一九、二九、三九......一直到九九意味着寒天的结束,其中最冷的就是三九和四九,如果三九不冷的话,这个冬天无疑就是一个暖冬。

暖冬虽说在冬季能暖和点,但对农作物的生长是有影响的,当 冬季温度偏高,就会使一些农作物提前发芽或继续生长,尤其是那些早期播种的农作物。从而导致其生长发育超前,如油菜分枝过多、过早抽苔开花,小麦出现分蘖过旺、过早“起身拔节”等。

老话说“冬天不冷,倒春寒”,如果冬天过于暖和,来年来春就容易出现“倒春寒”现象,对于一些喜温的农作物,如水稻、棉花、花生等,低温就会导致植株受损,甚至冻死。特别是对于刚春播的幼苗,其抗寒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威胁。

白露在中,瑞雪兆丰年

农历月的中旬,称为“月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白露节气在八月中旬交节,那么预示着冬季的降雪天气比较多,雨雪会为冬季带来寒冷的天气,因此这说明是一个冷冬。

“瑞雪兆丰年”,冬季下雪不仅可以让万物处于银装素裹,还能成为一个天然的覆盖层,当积雪覆盖在农田上,可以有效地阻止土壤中的热量向外散发,为农作物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当天气回暖,积雪融化时,雪水又渗入土壤中,增加了土壤的水分含量,对冬小麦、冬油菜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满足了作物返青后对水分的需求。

根据科学试验表明,雪水中含重水少,用雪水浸种、浇灌和进行叶面喷洒各种作物和水果时,都有增加产量和品质的效果。例如,新疆的哈密瓜和无核葡萄之所以甘甜味美,部分原因就是有大量的雪水浇灌。

白露在尾,三九冻死牛

农历月的下旬,被称为“月尾”。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白露节气在农历月的下旬交节,那么,预示着到了三九时期会特别冷,甚至是抗寒能力强的老牛都受不了。

三九,本身就是冬季最冷的时期,如果进一步寒冷,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出行,还会导致农作物的细胞组织结冰,造成细胞破裂,使作物叶片、茎秆等组织受损,虽说现在有温室大棚,但极度低温可能会导致大棚结构受损,影响大棚的保温效果。

今年的白露在哪?今年白露在9月7日开始,对应农历八月初五,很明显今年是“白露在月头”的说法,预示着今年冬天是一个“暖冬”,那么对这样的说法你认同吗?欢迎留言讨论。

农谚是古人千百年总结的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农谚对现在来说早就没了作用,但我们还是可以参考一下,从中感受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