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7-27 12:48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小时候,家里挂了一幅《龟虽寿》的书法作品,除了初看第一眼觉得喜欢,略略读了几句外,便再也没仔细看过。
最多,偶尔念两句。今天,翻开一本老书,又看见这篇《龟虽寿》,心里突然万分愧疚。
因为这篇文章虽然从小贴在我家的墙壁上,我却在半百之年,仍然没有读通、读懂他。
今天,不妨从作者到作品简介,与友友起来学习一番,略释愧怀。
《龟虽寿》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具)人。小名阿瞒。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操出身低微,二十岁孝廉,入官场。在汉末大乱中自聚兵马,建立了可以抗衡群雄的军事力量。
建安元年,受封丞相。继而官渡一点击败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逐步统一并实际统治了北部中国。
曹操对建安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都被他网罗到身边。
这写文人们反向民歌学习,写了许多乐府歌辞,继承《诗经》以来优良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慷慨以任气″的建安风骨,改变了两汉以来辞赋独盛的局面,是诗歌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曹操虽戎马一生却手不释卷,尤的以乐府民歌形式入诗。他的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也唱出了澄清天下,建功立业的理想。
他的诗语言简洁,气魄宏大,感情深郁,被后人誉为“汉末实录”。是继《诗经》后四言诗最有成就的作家。
《龟虽寿》从哲学角度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他一方面否定方士们关于神仙的种种妄谈,也否定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那种消极颓废和及时行乐的风气,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和豪迈气概。
原文: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全诗由高亢激昂转为舒缓的议论,告诉我们:生命的长短期限,并不仅仅由上天说了算,只要我们有乐观的精神状态,一样可以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