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揭秘:为什么白茶比绿茶的保存期限更长?

发表时间: 2023-03-24 11:53

揭秘:为什么白茶比绿茶的保存期限更长?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这个月,是很多人的“减肥月”。

因为俗话说,三月四月不减肥,五月六月七月八月……徒伤悲。

昨天清晨,拉上李麻花去湖边跑步,目标5公里。

直到气喘吁吁,脸颊通红,才反应过来,眼下才仲春,竟然已经这么热了。

路边弥漫着不知名的花香,在闷热潮湿的空气里,姑且带来了一丝微凉。

然而,刚回来,乌云就压顶了。

风也开始吹了起来,窗户半开,阵阵凉风时不时涌进来,夹杂着一股青草的气味。

窗外的树枝疯狂摇曳着,叶子旋转着被风卷到上空,又落到地上。

院子门口,那棵本就残余枯叶的树,瞬间变得光秃秃的,孤零零地立在原地。

在一场打雷、闪电、暴雨交加的上午,村姑陈和李麻花的心情,异常平静。

这场雨我们期待已久,终于痛痛快快地下下来了。

夹杂着雨声,忽然手机响了,是老S打来的。

他发来前方快讯,说,山上下冰雹了,狂风暴雨。

不仅如此,有一间旧的阳光房,被砸穿了好几个窟窿,那是他人生中的第一间阳光房,好心疼……

好在,人没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

今年的春茶季,注定不平凡。

但言归正传,今天的问题,是有位茶友在后台向村姑陈咨询的。

他很好奇,判断茶叶保质期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同样发酵程度很低,绿茶只能喝鲜,白茶却能存很多年?

其实,一款茶叶的保质期,和它的发酵程度无关。

比如,全发酵的红茶,保质期一般在3年左右,超过以后,大概率香气滋味都走下坡路。

可见,发酵程度的高和低,并不能决定一款茶能不能长期储存。

真正关键的,是工艺,以及干度。

六大茶类中,绿茶是唯一没有发酵的茶类。

采摘下来后,要经过高温杀青,破坏或钝化鲜叶中的多酚氧化酶,使其活性被终止。

简单来说,绿茶中所含有的物质,基本上‬不会随着时间发生转化。

即使长期储存,自身能发生的氧化反应也很有限。

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绿茶当中的叶绿素以及鲜味物质,也会逐渐被氧化,香气减弱,口感变淡。

所以,为了不错过绿茶的最佳品饮期,建议当年的绿茶,当年就喝掉。

过去,在冰箱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半年内的绿茶,鲜味是最突出的。

如今家家户户都有冰箱,在低温冷凝的储存条件下,绿茶的鲜爽感,便能延长一些时间。

不过,最多也不要超过1年。

对于绿茶而言,本就是每年喝新,每年尝鲜的一种茶类。

没有必要纠结于“长期储存”,就像昙花,即使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开放,转瞬即逝,但这份宝贵的瞬间,值得我们永远记住。

《3》

白茶的工艺,是六大茶类中最简朴的。

没有杀青,没有揉捻,没有渥堆,只是萎凋和干燥。

这就意味着,白茶的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叶的原汁原味。

并且,由于没有杀青,白茶体内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一直存在着。

想必很多人好奇,这个“多酚氧化酶”到底是什么,为何前面讲绿茶的时候也提到了它?

简单来说,它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并参与分解茶多酚的工作。

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让茶叶中的茶多酚,转化成别的络合物,降低刺激性,变得更温和。

而之所以有些茶友觉得,自己喝绿茶觉得胃不太舒服,正是茶多酚太多的缘故。

杀青后,酶的活性消失了,茶多酚也就不会转化了。

因此,没有杀青,工艺简单的白茶,拥有了能够长期储存的“超能力”。

另外,白茶的干度达标,也是它可以在时间的沉淀下越陈越香的重要条件。

制作时的萎凋和干燥,目的很单纯,都是为了把茶叶做干。

国标中有规定,成品白茶的含水量,不得高于8.5%。

还有一部分工艺比较精湛,热衷于精益求精的师傅,通常会把白茶的含水量控制在7%、5%,甚至3%。

要知道,3%的含水量,是当年白毫银针的出口标准。

放眼这个茶圈,都是极度干燥的。

干度达标,给白茶未来的保存提供了便利条件。

不必担心有多余的水汽跑出来捣乱,破坏茶叶的养分和美好的香气滋味,能够在干燥的环境里,越陈越香。

当然,各位在日常存放过程中,也要注意密封,保持房间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

让茶叶能够良好陈化,转化出新的物质,更加多元的风味和口感。

《4》

六大茶类中,还有哪些茶类可以长期储存?

黑茶。

实际上,白茶和黑茶的工艺,并没有共性。

白茶加工方式简朴,而相比之下,黑茶要渥堆,要重度发酵,在存放过程中,也要依靠适当氧气的水分。

在六大茶类里,虽然每种茶类都会提到“发酵”二字,而真正涉及化学意义上的发酵作用的,只有黑茶。

渥堆时,茶叶在微生物和湿热环境的作用下,产生了独特的外观、香气和滋味。

颜‮色黑润,滋味淳和,汤色红亮。

至于长期储存时,同样要以借助菌群发生反应,生出新的菌和物质,以及新的滋味。

和白茶的陈化历程,截然不同。

还有很多茶友关心,岩茶和红茶也很干燥,能不能长期存呢?

很遗憾地回答大家,目前看来,老岩茶和老红茶,并不是茶圈主流。

不可否认,确实有保存了很多年的岩茶、红茶,喝起来十分惊艳,汤感醇厚。

比如我们之前在武夷山胡歌家就喝到过一款,十年陈的水仙。

那股极度的醇和厚,口腔里占据着饱满厚实的汤水,让村姑陈久久不能忘怀。

不过,也仅仅就那一款。

据他自己说,这款水仙当年在做的时候,就打算存下来了,所以发酵和焙火程度都有调整,储存时也非常小心谨慎,才诞生了如此优秀的品质。

而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老岩茶,五年的,十年的,都是因为当初卖不掉,才被留下来的。

现在,借着老茶的东风,重新焙火,去除青味。

不过说实话,喝这种岩茶,不如去买还在赏味期的岩茶。

《5》

白茶适合长期储存,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首先,它的干度合格,其次,它的工艺特殊。

极度的干燥,加上丰富的天然物质,以及氧化酶的活性,让白茶可以存成老白茶。

世人有幸能够喝到它由岁月带来的风味,稠滑的汤水,沉稳的陈香。

而绿茶、岩茶和红茶,虽然不能存成老茶,但都有各自的保质期。

说是保质期,其实就是适饮期的意思了。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环境,合适的冲泡方式下,各自绽放自己的魅力。

千篇一律,太无聊了。

百花齐放,多姿多彩,才是茶圈的常态。

更多关于茶叶保质期的知识

过了保质期就是变质?绿茶、红茶、白茶,过了保质期还能喝吗?

绿茶保质期1年,红茶保质期2年,那白茶、青茶、黑茶是多久?

夏天存白茶,别管散茶、饼茶、新茶、老茶,这么存就对了

从存茶包装、存茶环境,再到存茶时的禁忌,存白茶,看紧这些小事

透气醒茶、密封存茶、晒茶去潮,储存白茶的4点细节,是对是错?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