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六世达赖的双重身份:白天为王,夜晚情郎

发表时间: 2024-08-25 20:43

六世达赖的双重身份:白天为王,夜晚情郎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是西藏所有达赖中最有名的一位,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留给后世的无数情歌。

仓央嘉措的一生非常传奇,也很波折。白天他是西藏权力最大的王,晚上成为拉萨街头最美的情郎,最后的结局也是众说纷纭,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他的故事。


农奴之子被选为转世灵童,十四岁成为六世达赖

藏传佛教中有一个独特的传承方式就是活佛转世,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前世就是享有盛名,在藏传佛教界声望极高的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

五世达赖在诗学、佛学哲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还创下了一项记录,出版的文集是历代达赖中最多的一位,可谓是著作等身。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没有罗桑嘉措,当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很可能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奠定西藏此后的基本格局。

1682年罗桑嘉措圆寂,作为五世达赖的心腹弟子,第巴(总执政官)桑结嘉措为了稳定当时的局势方便继续掌管格鲁教事务,决定将罗桑嘉措去世的消息隐瞒。

他对外宣布,五世达赖已经入定,将会开启无限期修行。按照格鲁派的规定,达赖一旦入定各项事务就会由第巴负责,这也意味着桑结嘉措实际上就成为了格鲁派领袖。



这件事情足足被隐瞒了15年。直到公元1696年,康熙皇帝亲征葛尔丹,清政府这才从俘虏口中得知五世达赖已于多年前去世的真相。胆敢向皇帝隐瞒此消息,这可是欺君大罪。

康熙皇帝知道之后非常震怒,下旨训斥桑结嘉措,还要动用武力惩罚。没想到桑结嘉措一点也不慌张,他先是上奏折解释称,自己之所以密不发丧是按照五世达赖喇嘛的遗嘱照办。

五世达赖喇嘛去世后,他第一时间就去寻找转世灵童,转世灵童是一位农奴之子。桑结嘉措寻找转世灵童的地点选在藏南一个名叫门隅纳拉的山脉附近,山下有一个叫做乌坚林村的藏民聚集地。

格鲁派属于黄教,按照教规哪个婴儿抓取了前世达赖的遗物,就是达赖转生。桑结嘉措派去寻找灵童的人选中了一个农奴家庭出生的孩子,这个人就是仓央嘉措。



还在襁褓中的男孩对于这一切并不知情。就连孩子的父母也也不知道真相。直到15年后康熙帝来问责,第巴才搬出了自己在多年前寻找到的灵童。

他还向皇帝解释称,自己之所以没有将仓央嘉措的身份对外公布是为了保护这个孩子,同时提出请求清政府予以认证。出于稳定局势的考虑,康熙帝对这番解释没有提出异议。

1697年,仓央嘉措正式被清政府确认为转世灵童,师从于五世班禅剃度、受戒、坐床成为六世达赖喇嘛。

1698年,他来到哲蚌寺开始系统的学习佛教经典,这段学习的经历也并不愉快,无论仓央嘉措走到哪里都受到严格的监督。

讲授佛经的老师就如同现在一些“鸡娃”的家长,长期生活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少年的仓央嘉措内心十分压抑,对于各种清规戒律和繁文缛节难以适应。



有达赖之名却无实权,一举一动都被周围人监督

少年的仓央嘉措虽然顶着六世达赖的称号,实际上就是一个傀儡,真正的权力都掌握在罗桑嘉措手中。

每天一睁眼仓央嘉措就要面对繁重的课业,即便是在院子里想要散步,老师们也会亦步亦趋的跟在他后面。

桑结嘉措一旦发现六世达赖偷懒,就会责骂惩罚教授经文的老师,面对老师的恳求,仓央嘉措只能将那颗贪玩的心隐藏起来。

设想一下,一个人在父母关系和谐的家庭长大,从小生活无忧无虑,尽情的在山脚下奔跑,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甜蜜时光畅想着未来的生活。

14岁那年突然有人跑到自己家说:你是灵童转世,收拾收拾东西跟我走,准备去接受朝廷认证。一脸懵圈的少年告别父母,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顶着六世达赖的称号却没有任何实权。



就连自己的行动还要处处被藏王限制,学业上稍有放松,连带着老师也会被责骂。

这种傀儡的生活让仓央嘉措的内心一度非常苦闷,本是该享受无忧无虑快乐时光的少年,突然间连自由都没有了。

仓央嘉措生于红教家庭,教规中是允许信徒娶妻生子的,他正位之后就属于格鲁派黄教,教规中则要求信徒们清规戒律不近女色。

生活上被人禁锢、宗教习惯上的冲突和政治上的受人摆布,导致仓央嘉措的心中越来越苦闷,表面上他是第巴眼中那个听话的提线木偶,却从心底里迸发出反叛的精神。

虽然肉体被限制,但精神是自由的,少年的六世达赖写出了那首著名的诗歌: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这世间最美的情郎。



人们读到这首诗歌,仍然会感受到那种自灵魂深处发出的对自由的呐喊,历史上但凡是出色的诗人往往都经历过苦难,痛苦的经历将人的思想和心灵打磨出了悲天悯人的胸怀。

仓央嘉措通过一首又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他曾有过情绪低落的时候,但是永远不会颓废。

他也曾有过消沉的时候,但从不萎靡,正如他诗里写所说“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夜间最美的情郎”。直到今天,拉萨仍然流传着许多关于仓央嘉措的传说。

白天遵守黄教清规戒律的他一到晚上就化身为贵族公子达桑旺波,穿着绫罗绸缎做成的衣服、留着长发,频繁出入拉萨街头的酒家,还经常住在布达拉宫之外的女子之家。

六世达赖留下浪漫传说,结局沉迷令人惋惜

关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浪漫传说还有许多,相传他在离开家乡之前,有一位青梅竹马的姑娘,两个人从懂事起就终日相伴,长大之后又一起帮家里放牧。



随着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拉宫,这段青梅竹马的感情戛然而止,压抑的生活让仓央嘉措愈发想念远在故乡的女子,这份思念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淌而逐渐变淡,反而像红酒一样愈发浓烈香醇。

白天6世达赖是西藏雪域地位最崇高的王,夜晚他穿上便服悄悄走出布达拉宫,与情人相会。这些情人中有一个最有名的女子叫做玛吉阿米,在藏语中,玛吉阿米就是未婚姑娘的意思。

后世有人猜测玛吉阿米可能不是指某一个人,仓央嘉措曾给玛吉阿米写了一首诗:在东方的山顶升起了洁白的月亮,玛吉阿米的脸庞渐渐浮现在我心上。

仓央嘉措还给后人留下了最有名的一句诗: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几个字大概是对“意难平”三个字最好的解释,尤其是这句诗出自于一位潜心研究佛学的达赖喇嘛口中,更是让人倍觉惋惜,从这句诗也可以读到仓央嘉措超凡的悟性和内心的痛苦挣扎。



尽管他留下了许多情诗,不仅仅是歌颂爱情,更是对自由的追求。就在六世达赖沉浸于创作的时候,格鲁派的权力斗争进入白热化,随着桑结嘉措失败,仓央嘉措也受到了牵连。

早在五世达赖圆寂之后,桑结嘉措便开始和蒙古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进行权力斗争。清朝初年,正是在这个蒙古部落的帮助下黄教才取得了西藏的统治权。

和硕特汗王拉藏汗的野心很大,长期驻扎在西藏,仓央嘉措刚到布达拉宫的时候,桑结嘉措与和拉藏汗的斗争就已经开始了。

双方你来我往斗了多年,第巴决定先发制人,秘密派人给和硕特汗王的食物里下毒药,被对方察觉。和硕特部几乎是倾巢而出,和桑结嘉措率领的藏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为了让自己师出有名,拉藏汗上奏朝廷称,桑结嘉措谋反被自己诛杀,白天几乎足不出户的仓央嘉措也遭到了波及。



和硕特汗王还给皇帝上书称,六世达赖沉溺于酒色几乎不理政务,请求皇帝将其废除。康熙帝看到这份诏书后再一次震怒,命人将仓央嘉措押解进京。

此时六世达赖只有23岁,从权力的巅峰一朝跌落,他却显得非常平静。不管什么原因,能在太阳底下光明正大的离开布达拉宫,对于他来说就是解脱。

临上囚车前,仓央嘉措最惦记的就是自己创作的手稿,他告诉其他人,将我的诗稿妥善保管好,以后我还要回来取。

1706年,仓央嘉措在青海湖畔去世。清《圣祖实录》中记载:拉藏送来的达赖喇嘛行至西宁口外病故,时年24岁。

西藏当地却流传着仓央嘉措的另一版结局,押送进京的过程中,他决定放弃权利地位悄然离去,此后游历过蒙古、西藏,后来又到了尼泊尔,最终到达印度。



云游四方几十年,仓央嘉措最终在阿拉善去世,享年64岁......

仓央嘉措被废后,拉藏汗决定另立六世达赖,这一决定招致拉萨自上而下的反对,三大寺也站出来批评这种做法。

后来有人在仓央嘉措的诗句手稿中发现这样一首诗: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喇嘛在理塘找到了一位转世灵童格桑加措,这就是七世达赖。



回顾仓央嘉措跌宕起伏的一生,会发现他几乎都是被命运推着在走,每一步都不由人。

或许只有在诗歌中他才能寻找到真正的自由,就如同他笔下写的:跨鹤高飞意壮哉……仓央嘉措被禁锢的灵魂骑着仙鹤飞过布达拉宫,越过一座座雪山,奔赴山海始觉自由!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_dQyPpHgqRtRiqlLJJoAp-FsLtPQVx19A8khpcsRoXcXWUhWWd7f82QssC43gPU52JN-kNyRlnHODuNIvTZ8PAuC14lGa2okjJuWEFTluvfJTvqF3wRwuaHzlYGtdTK5pAkby1-W1KUD__nEmR88QrZ7JQWzZmytkNK3Gh9WpV88pNtbpPUqHcnAizP5-ktVx5gfU8bNzC6o8F2oVHvwg5EBsgztpPFU58qrPHKhwFHJI11SkYH7_tcdQ9YShm5f&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_dQyPpHgqRuYh60yjaZeRd7XsqYZw4xVSvqWfohgRHA1UzNT6_AFt3c8BftjqD00YFhUh4TU1KimkbXv7MpDCjj99fwUtewyG02pxAfUkg393cWpanBCLAy3y_sXaWmKropzhYGYl-q0VvgrDQurvlPMseZX7e4Z7_ABC7YXKi68QhL5p0w89Ryd_CIIGSDNEtX6VUSVfHe-1Jbd1GDCe-nQCMkxK9SFD3-zqkvwDt_lo22Om9FL136A6-crrMEB&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