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探寻禅宗六祖的争议:为何传统认知与史实存在分歧?

发表时间: 2024-06-15 09:37

探寻禅宗六祖的争议:为何传统认知与史实存在分歧?

禅宗达摩祖师中土以后,一花开五叶,传承到五祖弘忍大师,都毫无争议了。

传统上都认为,五祖弘忍传授衣钵木棉袈裟给慧能,慧能当然就是禅宗六祖,而且日后慧能的禅宗“顿悟”法门,逐渐胜过神秀北宗“渐悟”,所以禅宗六祖慧能当之无愧。

为何,后来还有对六祖的争议呢,是慧能还是神秀?为何有此争议?

一、传统认定

我们来梳理一下禅宗六祖的传统认定。

禅宗六祖通常指的是从初祖达摩开始,经过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最后到六祖慧能的一系列祖师。

而且自达摩开始,传承衣钵的时候,就传承木棉袈裟这样的重要信物。

这是禅宗历史上最为常见和普遍的认定方式。

二、争议何来:神秀大师名声太响了

神秀(公元606~706年),为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也是北宗禅的创始人。

神秀在50岁时,到蕲州双峰山东山寺(今湖北黄梅县五祖寺)谒见禅宗五祖弘忍求法,后出家受具足戒。他曾从事打柴汲水等杂役六年,深得弘忍的器重,被称为“悬解圆照第一”、“神秀上座”,并被任命为“教授师”。

神秀在唐中宗唐睿宗二朝弘法,被尊为“两京长安洛阳)法主,三帝(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国师”。他的声名远播,四海僧俗闻风而至,声誉甚高。

神秀大师,后来的确在当时收到唐朝王室至高礼遇,但是唐王朝官方也没认定神秀是六祖。


或许唐王朝想认定神秀是六祖,但是禅宗或者其他门派的传承,从来没有此惯例。

而且,作为继承人重要信物的木棉袈裟并不在神秀手中,而是被认为传给了慧能

三、神秀“六祖”,或许存在一段时间

这就要说到神秀的弟子:普寂大师

普寂(约650-739)唐代著名高僧,是大通禅师神秀的高足大照禅师,也是唐代会善寺的重要僧人。他是广德禅师、法玩禅师、同光禅师、一行禅师之师。

普寂幼年即修学经律,后到当阳玉泉寺师从神秀六年。神秀被召赴洛阳后,普寂代师统其僧众。开元年间,普寂曾在嵩州嵩阳寺和洛阳兴唐寺等地阐扬禅法。

禅宗六祖传统上认为是慧能,关于七祖的认定存在更大更多的争议。在某些历史时期或特定情境下,普寂被视为禅宗七祖之一。

北宋释道元《传灯录记载:“北宗神秀门人普寂,立其师为六祖,而自称七祖。”这一记载表明,在某些传承或流派中,普寂确实被尊为禅宗七祖。

既然弟子是七祖,那么作为师父,神秀也就是六祖了。

普寂是神秀之后北宗的主要继承者,被称为“嵩山普寂”。他在禅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普寂的门徒甚广,其中不乏高僧大德。唐著名诗人王维及其弟王缙年幼时曾随母在嵩山东溪定居,并礼普寂为师。

所以,在历史上,神秀大师被认为是六祖,可能存在并且持续了一段时间。

这是因为神秀大师、北宗及其弟子实在太优秀了,名誉天下,从王室到黎民百姓都十分信仰,弟子认为是七祖,那么神秀肯定是六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