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7-29 21:16
儒家思想为何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这源于儒家精神品质和伟大的使命责任感。
1、儒家的精神品质和使命责任感
⑴儒家的精神品质
积极入世,乐道和合;好学力行,自省知耻;仁爱之心,礼义之教;推己及人,诚信为本;修身自明,以参天地;以个体爱人为表率,影响他人;以爱家为始,爱社会国家为终;以礼治国,以德服人;重视道德伦理和谐共生,建立小康人类大同社会。
⑵儒家伟大的使命责任感
儒家伟大的使命责任感是治国教化,大淳天下。
如东晋道学理论家葛洪在他的著作《抱朴子》中说:“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来儒教也。”北宋宰相赵普在回答宋太宗提到《论语》时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出处。是赵普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论语》做了证明,强调儒家经典治国辅政的重要作用。
儒家做的和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入世、改变世界、教化人类,以提高人的素质质量的使命责任意识。同时儒家骨子还有一种思想意识,即追求卓越,远离平庸,打造靓丽人生。由上可见,儒家思想本质,不仅限于个人修养,其涉及到了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政治秩序。是故,儒家思想学说,是天人之学,更是生命情感哲学,教化大千世人,首先做好一个人,提升境界、走向更高层次的人生。是一条如何生活做人做事的明路,是一盏指引人类走向未来的明灯!
2、对中华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
春秋战国时期,人心不古江河日下之时,孔子整理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办学授徒,并以六经为教材、述授六艺,开创了儒家学派。如《中庸》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孟子》谓之“孔子之谓集大成”,皆证明孔子思想学说是“集”了他以前2500多年的文化“大成”之传承。而诸子只是对六经某一方面的传承与发挥,是“《六经》之支与流裔”(《汉书·艺文志》),故除儒家之外的诸子家皆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儒家存续,惟有儒家思想学说成为华夏文化思想主流和成为唯一保有传承的学派。是故,为中华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至清末的1890多年,儒家思想文化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儒学思想成为中华主流思想文化。儒家思想文化,在国人的血脉基因里,一些黑儒者不清楚自他每天睁开眼那一刻起,他的所做事情所有行为都在接受着儒家思想的指导与约束,儒家思想文化人人如此,俯仰呼吸须臾未离。
3、孔子的国际评价之高,会让你惊得睡不着觉
孔子思想自16世纪已在欧洲广泛传播,影响巨大。并对欧洲的启蒙运动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如下列可证: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艾默生:“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美国学者甘霖在《历代尊孔记·孔教外论合刻》写道:“孔子不独为一国之圣人,实为万国之圣人。”
●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说:“能够帮助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问题,唯有中国孔子的学说。”
●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学者利玛窦在《中国传教史》中说:“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孔子。他所说的和他的生活态度,绝不逊于我们古代的哲学家;许多西方哲学家无法与他相提并论。故此,他所说的或所写的,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奉为金科玉律;直到现在,所有的帝王都尊重敬孔子,并感激他留下的遗产。”“虽然不能说在中国哲学家就是国王,但可以说国王是受哲学家牵制的。”
●“欧洲的孔子”法郎士·魁奈,对孔子作了高度评价:“孔子礼教的目的在于恢复人类天性,不再为愚蠢和情欲所蒙蔽,……应以理性为标准;凡是不合理性的,叫他们勿动,勿思,勿言。宗教道德优美到这个地步,真是无以复加了。但是还有一事要我们去做,就是把这种道德教训普行于世界。”奈认为希腊哲学不如中国,称“一部《论语》就可以打倒希腊七贤。”
●西方孔子最虔诚狂热的“粉丝”莫过于伏尔泰,他对孔子称颂备至。伏尔泰极为推崇孔子思想,他在著作《论孔子》一书中说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对世界宣布更有用的真理。”他主张法国应当以儒家之道来治理国家,实行德治主义。他说:“我读孔子的许多书籍,并作笔记,我觉着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即不谈奇迹,也不涉及虚玄。”他认为中国具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和崇高的道德,与两千年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密不可分。他在《哲学辞典的》“哲学家”一节中列举了孔子的七句格言感叹:“多么可悲,西方人也许应该感到羞愧……竟要到东方找到一位智者……他在公园前六百年便教导人们如何幸福地生活……这位智者便是孔子。”他把孔子的画像挂在礼堂里,朝夕礼拜。
对于中华文明文化之古老之伟大,吾友“一天社”发文,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说明。如:中华文明不可超越的三大世界之最!中华文明是全世界的母文明。越来越多的现代考古发现证明,中华文明远比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更早更悠久更辉煌,世界各地的远古文明都可能源自中华文明!八九千年、乃至一万多年前的中华先祖就已经创造了无比灿烂的远古文明,在农业、文字、科技、彩陶、艺术等众多领域创造了一系列世界第一。而文明的接力与传承当属儒家,也是唯一一家。
结论
文明之文化,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因为她有至强的特性就是遗传。有些传统随着进化与进步,有可能会消失,但文化不会,尤其是中华文化有极强的生命力。历史已充分证明。
孔子儒家思想,穿越时空,超越国界,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中国2000的历史长河中,也深刻地刻在了全球文明的记忆中。孔子的思想是超前的、超越的、超级的,它不仅是中华的瑰宝,更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被写入联合国决议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就是儒家“大同”思想理念的延续。是故,在今天孔子思想,依然照耀着人类前行,而且孔子思想更是人类未来进程的走向。
杲杲湖山
2024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