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石大全网

翡翠白菜之争:台北故宫与天津博物馆的文物对决

发表时间: 2022-02-08 17:33

翡翠白菜之争:台北故宫与天津博物馆的文物对决

大家好,我是轩哥。

翠玉白菜的名气之大,想必翠友们都有所耳闻。

它作为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素有“不见白菜,虚此一行”的说法。

由此可见,翠玉白菜的受欢迎程度。


在翠玉白菜的盛名掩盖之下,鲜少有人知道天津博物馆中也收藏有一件翡翠蝈蝈白菜

其匠心程度亦令人称绝,属于清朝时期不可多得的珍宝。

也因此,有不少朋友好奇翠玉白菜翡翠蝈蝈白菜,究竟谁更胜一筹?

欲知答案,就得先来了解下这两件难得一见的翡翠白菜‎


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长度约有18厘米,宽为9厘米,体型虽然比不上常见的白菜大,但在玉雕界也不算小了。

其材料绿白色泽分界明显,玉雕师便在此基础上将白色部分雕刻为菜帮,绿色部分雕刻为翻滚的白菜叶。

活脱脱就像是从地里刚拔出来的新鲜白菜,由此可见其工艺之精绝。


据史料记载,这件翠玉白菜本是瑾妃(光绪的妃子)的嫁妆。

像翠玉白菜上的蚱蜢蝈蝈,都是繁殖能力极强的动物,一向有多子多孙的寓意。

因此翠玉白菜也算是寄托着娘家人对女儿开枝散叶的衷心祝愿。


这两只昆虫算得上是翠玉白菜的点睛之笔,称之为清朝工艺巅峰也不为过。

细细观察,蚱蜢的形态活灵活现,连腿上的锯齿都清晰可见,仿佛下一刻便会向上开始攀爬。


总的来说,这件翠玉白菜的工艺堪称出神入化,令人咋舌,其价值自然也不会低。


翡翠蝈蝈白菜

位于天津博物馆的这件翡翠白菜,高有19.4厘米,宽有厘米,体型要大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的翠玉白菜。

并且这件翡翠白菜与翠玉白菜的绿白分明不同,而是拥有绿白褐三种颜色。

菜帮部分反倒是灰黄相间、偶有褐色斑,只有菜心处具有鲜明的翠绿色,看着就像是被霜冻过一般。

也因为这个特质,常被人称为“冻白菜”。


在菜心处还雕刻有两只大腹蝈蝈和一只螳螂,似乎正在啃食在菜叶,看着倒是妙趣横生。

虽然外部的菜叶已然衰败,但这几只昆虫却带来了另一番的生机。

让人不自觉的相信这斑驳的外表下,藏着怎样的翠绿。

尤其也可见,这件“冻白菜”的工艺丝毫不逊色于台北故宫博物馆中的翠玉白菜。


单从工艺价值来看,“冻白菜”可以说是不遑多让。

但从历史价值来看,翠玉白菜却是略胜一筹,这也是它声名远播的原因之一。

笼罩在翠玉白菜上的神秘色彩,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反观“冻白菜”,则是在天津市财政局的库房中,无意间发现的,自然比不上翠玉白菜的历史价值。


总而言之,两件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宝,代表了清朝玉雕工艺的巅峰,堪称冠绝。

但凡能见到其中一个,都算是不枉此行了。

我是轩哥,关注我,专注每天分享翡翠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